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部分

化有大半的功勞在卿身上,孤身為兄長向卿道聲感謝了。”說罷起身深深一揖,

陶勳趕忙從椅上起身,拜倒在地,連聲道:“微臣萬不敢當。古人云‘生於憂患’,池屏之難最危急時一日三驚,瑞王殿下天資聰穎,於危難中領悟真道,全是上天所賜,臣不萬萬敢貪天之功。”

“卿太謙矣。起身坐吧。”太子重新落座,繼續問道:“聽王弟說起,卿在池屏氣度壅容,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滿城軍民只要看到卿就如吃下定心丸,賊焰再熾也不害怕了。孤還聽說卿面對天庭下凡的神仙、天將也是不卑不亢、從容淡定,神仙之流亦不敢在卿面前有所頤氣。”

當今皇帝崇道、尊奉神仙之事天下皆知,聽太子如此說話,陶勳哪裡還能坐得住,又待起身遜謝。

太子伸手攔住他:“呵呵,剛才的話出於孤口,入於卿耳,渾當沒有發生過吧。孤聽皇弟描述過後一直對卿之從容大度心折不已,要是天下藩王也能如瑞王那般從卿處得所教益,收轉心性,百姓便是有福了。”

“微臣駑鈍,微臣惶恐。”

“卿平定白蓮教作亂,西部三省的妖教勢力幾乎被一掃而空,地方平靖之盛況自聖朝建極以來未之也。卿已調離池屏,對該地往後的治策有何見地?”

“西部三省多山,轉輸不便,地瘠而少,民多而窮。以臣愚見,妖教橫行,根在地方窮困,百姓生計艱難,而地方官吏私慾膨脹,置聖上、聖人諄諄教誨於腦後,對上文過飾非、巧言令色,對下則恣行搜掠致民不聊生。”

太子對他直言刺世之語毫不為忤,反而輕輕點頭。

“百姓處水深火熱時最易受妖言蠱惑,妖教今雖被擊破,並未根除,只要地方官府貪弊復起,妖教定可死灰復燃。臣恐人心飾偽,官貪民貧,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

太子擊節叫好:“好個‘人心飾偽,官貪民貧,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如此警句孤當奏報父皇採納。”

“臣惶恐。”

“亭淵,你在池屏常與神仙輩交往,你怎麼看神仙之道?”太子的稱呼變得親近些了,問的問題卻是有點難答。

陶勳想了想,道:“神仙之事自古虛無飄渺,池屏剿匪有神仙降世,臣與所謂元朔天師、駐蹕大將等接觸交談多以軍務民政要事,神仙之道只略有提及。以臣所聞,神仙之道首重仙緣,無仙緣者不可入仙道,又神仙所欲所取迥異常人,凡間所謂神仙種種典章故事盡是以己之陋識類推,以訛傳訛謬之大矣。”

“哦,訛、謬之處在哪裡呢?”

“臣觀神仙清心寡慾,物無求於人,欲無索於人,情無動於人,其所思所行唯遵天意,無天意允,縱萬千生靈皆死眼前亦必不援以手。凡人常求神仙道,以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卻不知神仙意志之堅豈金石堪比。人生而有年大道無涯,以有年之生求無涯之道若鏡中取花、水中撈月爾。”

太子沒料到他會回答得如此直白,臉色變了變,道:“人說忠臣不以人主好惡而媚言,卿這番話要是能當面向聖上勸諫便好了”

“臣若面聖,惟直言爾。”

“唉,直言是好,也要君父聽得進去。”太子不由自主地說了句這樣的話,話出口後立覺不妥,忙顧左右而道:“卿言神仙循天意而動,難道天意人間億萬生靈塗炭時漫天的仙佛真的沒有一個出手拯救世人的麼?絕情絕性便是神仙之道麼?卿可是在說神仙的壞話喲。”

陶勳聽到太子玩笑一語後心頭一動:“難道我也要學得絕情絕性才能飛昇成仙麼?那我修仙的目的是什麼?柔柔歷劫復生後我心生忌憚,事事唯恐稍逆天意,行事畏手畏腳不敢憑心施為,上天使我學會《天冊》仙法,學而不用,何必使我能學?”

一時間,陶勳心頭千思萬緒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