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滿眼的感慨與唏噓。
“咱們缺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不光是特效領域,還有許許多多……那是一個成套的工業體系。從這一塊講,咱們目前只能說處於萌芽階段……唉。”
一聲嘆息,他再次端起了酒杯:
“慢慢來吧。來~”
“叮~”
杯子又一次碰到了一起。
三個人喝酒的速度其實挺快的。
二兩酒,熱菜才剛上來,就已經沒了。
聊的也都是電影方面。
其實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許鑫在說。
因為……他其實也一肚子話憋在心裡。
先聊《環太平洋》,聊完了之後,又聊《金陵》。
當許鑫把《金陵》在美國的遭遇說出來時,吳驚和郭凡是真的沒想到……在國際上極負盛名的張導,帶來的那麼感人肺腑的新作品,在美國竟然是這種評價。
“什麼叫他媽妖魔化日本戰犯?”
吳驚紅著臉,憋著恨的來了一句。
“這群人不會以為咱們在妖魔化他們,美化自己吧?!”
許鑫沒吭聲。
只是微微搖了搖頭。
其實說來很諷刺。
他現在就在南京。
可在國際上面,這座“南京”卻像是天朝人自己編出來的那樣。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你這個劇本稍顯幼稚,但卻依舊能拍,並且相信驚哥你能拍好的主要原因。好萊塢輸出的意識形態,已經不知不覺間潛移默化的改變了許多人的想法……以前我只是知道,但卻沒那麼深的體會。
但這次我去參加完《金陵》的北美首映後,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在文化宣傳方面,咱們的弱勢。
說白了,《戰狼》你套個美國人拯救世界的殼子。一個美國大兵,在阿富汗殺了毒販的弟弟,毒販報復他,滅了一個戰術小隊,只活下來了他一人。他要去為了戰友復仇……這劇情你就覺得合理。
可包括我自己在內,看到咱們自己人的劇本,第一反應卻是扯淡……我是後來才意識到這些的。你瞧,咱們作為從業者都是如此,觀眾心裡又會怎麼想?”
說到這,他猶豫了一下……
看了一眼吃飯的司機,沒把最後一句話說出來。
“我一直很反對電影藝術作為意識文化形態輸出的武器。但……好萊塢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咱們也應該做,否則將來很可能沒啥好下場。”
這話他肯定能說。
但考慮到身份問題……他還是選擇了閉嘴。
不過他相信倆人能懂自己的意思。
而對於許鑫的話,吳驚的回應只是用力點點頭。
他知道了。
“沒事,驚哥。電影有什麼困難,找我。”
許鑫拍了拍自己胸膛。
他也看夠了美國大兵拯救世界。
該p登場了。
……
三個人,兩瓶酒,沒夠。
但也差不多了。
一大碗香噴噴的皮肚面吃完,多日以來都在吃健康餐的許鑫終於感覺自己還了魂。
回到了酒店,他本來還想看看郭凡的拍攝計劃和劇組的環節來著。
但……興許是真的乏了,進了電梯,他連續打了倆哈欠。
也罷,就這樣吧。
明天再說。
於是,和倆人揮手作別,回了屋子洗了個澡,倆眼一閉,睡著了。
這一覺睡的很香,一覺睡到了早上快8點,被蘇萌的敲門聲吵醒:
“許哥,劇組準備出發啦,郭導讓我來喊您。”
“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