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3部分

手裡有糧,心中不懂啊。

如漢京、廣州、揚州、登州這樣上百萬人口的大城,每天消耗的糧食都在五六千石以上,糧食的需求是巨大的。

萬一遇上什麼洪水地震暴雨等等災害,導致運輸不及,那這些完全依靠買糧吃的大城百姓,可就會相當恐慌了。

大城儲有數年糧食,不但能夠穩定大城的糧食安全,也能保證在周邊遇災害等情況時,可以迅速的調拔轉運糧食。

從隋朝修建了運河開始,就在運河沿線,修建許多能儲存千萬石以上糧食的巨大倉城,以為作糧食的戰略轉運中心。

而張超要求更高,十萬人以上的大城,都得保證有三年以上的存糧,在東西運河,以及長江、淮河、黃河還有沿海一線,這些交通的幹線上,必須要修建一系列的糧倉,這樣就可以保證,不管哪裡遇到什麼災害等情況,都能迅速的調劑轉運糧食。

甚至再出現如貞觀初那種百年一遇的大旱大蝗災,以及貞觀末那種南方大洪災,也一樣可以迅速的救援,將損害將至最低。

大災之時,往往會餓死許多人,最重要的原因往往不是真的缺糧,而是有糧卻運不過去。

“我們也得鼓勵地方上的社倉和義倉,每個鄉都得有社倉,每個縣都得有義倉。百姓自己集糧,朝廷派人協助監管。社倉義倉裡的糧食,負責救災備荒,也對地方上的孤寡殘疾等救濟。”

對於糧倉裡的糧食,每年都要更新。新糧入庫,最舊的陳糧則出庫,保證糧食儲量的同時,也利用好舊糧,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舊糧可以出售給邊地的諸侯,可以出售給那些食品加工廠,可以出售給那些釀酒廠之類的。

“什麼時候,我們有了九年之積,百姓也有了九年之積,那就真正的進入了盛世之時。”

中原的各大城重鎮要儲存足夠的糧食,而邊地的各軍事要塞堡壘,也一樣得儲存足夠的糧食。

“有些規定還得重申,比如釀酒,鼓勵用雜糧水果等釀酒。如果要用糧食釀酒,必須、只能向朝廷的糧食署購買糧食,買陳糧釀酒,禁止用新糧釀酒。”

過去朝廷也搞過統購統銷,不過後來還是放開了,允許市場自由買賣。不過一直以來,朝廷都是最大的糧食採購和加工供應商。

“還有一條,朝廷收購糧食的時候,要儘量給予糧農們方便。有條件的,就下鄉收糧,免百姓運輸艱難。再其次,不得在買糧的時候,搞什麼火耗。朕知道火耗肯定會有些,但那算是商業成本,不能攤加到百姓頭上,克減斤兩,加徵火耗不行。”

“再有一個,一邊購糧,一邊付錢,這個糧款一定得及時,不能託欠百姓,也不能直接搞什麼先扣稅款。買糧和交稅,這是兩回事情,得分開。”

“朕知道,有些地方的糧站,聽從地方官府的命令,剋扣百姓的糧款,打白條,拿這些糧款挪作他用,這是堅決不允許的事情。內閣應當下令各地糾查,並積極清欠,償還兌付百姓手裡的白條。”

老話說的好,天下亂不亂,其實是百姓說了算。

別看百姓力量渺小,可積小成眾。要是鬧出民怨沸騰,到時有人揭竿而反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雖然說,一般的民變,根本翻不了天,但破壞力卻是驚人的。

千日建設,可能都不及一場民變帶來的毀壞。

“穩定,才是發展的前提。帝國的將士們在外征戰,帝國的諸侯們在四邊開拓殖民,我們中原就更加不能亂。”

張超奉行的基本國策,其實就是中原本位制。

對外征服也好,諸侯分封四邊也罷,其實都是為了保證中原地區有一個安穩的大環境,能夠全力的發展建設。

四邊的諸侯地,張超不去管他們,隨他們自己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