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1部分

兵不多,五萬。

但高句麗人發兵的時機選的很好,他們悄悄在遼西集結。

等到統葉護命令漠南的欲谷設出兵南下,越過了陰山,吸引了唐軍注意,等唐軍調兵往大同關、軍都關方向防禦增援的時候,高句麗人才突然出動。

現在,欲谷設帶著五萬突厥兵越過陰山,進入代北,圍攻大同關。而高句麗五萬人,也在攻打渝關。

渝關,就是後世的山海關。

但這個時候,這座關城還沒有天下第一關的名頭。

關城也沒有修的那麼雄偉堅險,甚至並不在後世山海關的那們位置,而是還在更西面。

因為大唐之前主要防禦突厥,因此重點修建的關城都是在北方一線,這東面的渝關,還只是在修建加固的計劃之中。

太原有前軍大都督李績,幽州有右軍大都督尉遲恭,河套朔方那一邊,則有左軍大都督秦瓊。

有這三位大將在,十萬突厥高句麗聯軍,應當能擋的住。

長嘆一口氣。

高句麗人終於還是來犯了,大唐的外敵又增加了一個。此時突厥與高句麗聯起手來,北方防禦形勢更嚴峻了。

這個時候,朝中若是再亂起來,只怕要失控。

也許,這個時候應當先調整一下。

李世民捏著自己的下巴,苦思。

突然,他靈光一閃,也許他應當下道旨,調李超前往河北,統領北方的防禦戰事。

如此一來,李超暫時離開朝堂,這股暴風雨也許就能避開了。

“叫中書舍人過來,草詔。”

次日早朝。

御史們已經躍躍欲試,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今天早朝上,要一起發難,集體彈劾李超。

皇帝上朝,百官山呼萬歲。

“眾受卿平身。”

李世民坐在御坐上,伸手虛扶,讓百官平身。

一名御史剛要出列,準備彈劾。

這時,一名內侍捧著一道詔書出來。

“大唐皇帝詔!”

毫無徵兆,出人預料的,皇帝下詔授李超為燕雲節度使,讓他出鎮北方,節制河東、河北兩道兵馬,防禦突厥與高句麗的進犯,同時讓他統領兩道地方。

一道詔令,李超這位尚書令便領兵外出,去河北了。

這下,讓那些本來準備要彈劾李超的人,都愣住了。李超都掛帥出征了,這個時候彈劾他,似乎不太合適了。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內侍拖著尖細的嗓音喊道。

御史們你看我,我看你,最後愣是沒有人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彈劾李超。這個時候,確實不是彈劾的時機了。

而且李超這個時候出鎮北方,也似乎太巧合了一些。

再有一個,他們也在想,李超這一走,是不是他那些變法改革的新政,就停了?

突然的調令,讓他們摸不清頭腦。

等到上面傳來一聲退朝的聲音時,今天的早朝已經結束了。

第862章 釜底抽薪

早朝匆匆結束。

李超在無數雙探尋的目光中,平靜的走出了大殿。剛出大殿,王太監就在那侯著他,“李相,陛下在御書房召見。”

李超應了一聲,不顧其它人的目光,跟著王太監一起過去。

皇帝只單獨見李超。

今天早上這個詔書,事先李世民沒有跟任何宰相談起,只有昨天當值的中書舍人草詔時,才知道這個決定,但皇帝也告訴他,不得洩露半字。

王太監把李超領到御書房門外,對他笑笑,自己並沒有進去。

李超一進來,李世民就從御案之後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