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起了阿拉伯人。好不容易波斯要完蛋了,結果桃子卻讓阿拉伯人摘走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安東尼想到了一個漢人成語,當年羅馬與波斯戰爭的時候,大唐還主動與羅馬聯合,一起出兵對付波斯。可誰知道半路卻又跑出來個阿拉伯,趁大唐內亂之機,居然轉眼間就把波斯滅了,還把羅馬打的節節敗退。
而當大華取代了大唐後,他們的西方策略卻又完全不同了。
他們不再是聯合羅馬,他們開始跟阿拉伯人講條件,那些阿拉伯人也是王八蛋。他們對羅馬咄咄逼人,可卻在大華面前認慫。大華佔據波斯的那些地盤,他們屁都沒放一個,就承認了,不寫大華簽訂了劃界協議。
完全就是承認大華攻奪波斯的地方,可卻對羅馬不休不饒。
該死的波斯人,該死的阿拉伯人,該死的法蘭克人,該死的大華人。
怎麼都在與羅馬做對,而且似乎哪裡都有大華人的影子。羅馬處處在吃虧,而大華卻處處都在佔便宜。
這究竟是怎麼了。
偉大的羅馬,榮耀的羅馬,現在怎麼卻成了大華的配角。
世界的中心不再是羅馬,變成了東土的漢京。
這個世界話語權最重的人也不再是羅馬皇帝,而成了大華天子。
“我們不能再任由大華牽著羅馬的鼻子走了,大華根本不是我們忠實的盟友。恰恰相反,大華就如同一個市儈的商人,他們哪裡有便宜佔就往哪裡去,誰出的價高就把商品賣給誰。在大華人眼裡,我們不是盟友,不過是他們的一個客人罷了。”
“如果我們不能早點看清這一點,我們遲早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的。”
一封長長的信寫完,安東尼心情更加的鬱悶。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這封信就算發回君士坦丁堡,也未必有什麼用。
現在的羅馬,已經有兩個皇帝了,不是過去那種皇帝,而是分治的兩個皇帝。羅馬人連自己家裡的那點事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跟大華爭。
哎!
偉大的羅馬啊。
就在羅馬大使館不遠處的一家羅馬商店裡,店裡的一個老人也在寫信,這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一位主教,不遠萬里前來傳播主的福音。可來到這裡後,才發現,根本無法展開傳教工作。
他們的那些,在這裡根本沒有市場。只是他一直沒有放棄,無法建立教堂,就暫時屈居在一家商鋪裡面。
得不到官方的支援,就一直在私底下傳教。
雖然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但他一直還在努力沒有放棄。可是今天,保羅主教真的有些絕望了。
早皈依天主教會的法蘭克國王,今天居然改信了。
見鬼,他居然去信了大華的儒教。
這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打擊的他都已經沒有半點的精神。
他面前攤開一張信紙,是大華所產的信箋,這種紙在羅馬非常的昂貴,那裡根本無法生產出這麼潔白這麼好的紙,可是在大華,這樣的紙卻非常的便宜。
手裡握著一支鉛筆,這筆也是大華所產,比起鵝毛筆也好寫的多。
但好紙好筆在手,他卻不知道如何下筆了。
該如何向教會上報這個訊息呢?
告訴他們自己親自前來,兩年時間也毫無進展,甚至現在儒教還即將要傳播到法蘭克去了。
天啊,這真是一個沉重無比的訊息。
法蘭克國王在大華接受皇帝加冕稱帝,這一事情不但讓大華百姓熱議,各國駐大華的大使們,也是第一時間把這個驚人的訊息傳回本國。
羅馬帝國和天主教都無法接受這樣的訊息。
法蘭克一直是蠻子中的強國,現在他們突然離開羅馬的懷抱,離開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