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簡單,把布用鹽和醋反覆浸泡,然後曬乾,就得到了一項特色調色料,醋布。

出兵打仗,每個士兵發一塊醋布,然後在吃飯的時候,割一塊布條下來,扔進開水裡,便有了醋和鹽了。

張超想想,就覺得這醋布非常******。

原來大唐人把這醋布當成泡麵調味包了,張超想起了後世的一個兇惡的詛咒,祝你吃泡麵永遠沒有調味包。

“老爹,咱直接在炒米去殼後再加點鹽炒下就是,根本不用醋布。”

“倒也是啊。”老爹大口的吹著碗裡的炒米粥熱氣,等炒米稍涼些,立即迫不急待的舀起一勺送入嘴中。

“好吃。”

老爹似乎只有這個形容詞,但他那隻獨眼都在放光,表明這確實是他內心的真實評價。

張超讓秋月、冬晴兩丫頭接過自己的大勺,讓兩丫頭按照自己剛才的做法,繼續製作炒米。然後他又把蓮娘叫過來,“幫哥做個乾糧袋。”

“長筒形的,能斜背在背上,得便於行軍和打仗,大小能裝十斤乾糧。”

這樣的乾糧袋,就是紅軍的乾糧袋,張超覺得這種乾糧袋不錯,攜帶方便,不太影響行軍訓打仗,而且關鍵是使用方便。餓了,能直接解開抓一把吃。

等老爹出征,背幾斤乾糧在身上,其餘的乾糧就放在騾子上馱著,另外戰馬上也放點,這樣就不愁餓著了。

老爹坐在那裡正呼嚕嚕的喝著炒米粥,一碗吃完還砸巴著嘴,一臉回味無窮模樣。

吃完一碗,老爹忍不住又打了一碗,然後又招呼趙叔等人一起吃。

“哎喲,以前怎麼就沒人知道這樣做呢。天啊,我們以前吃的那麥飯都是什麼玩意啊。跟這個一比,簡直豬食都不如。”趙叔也是個老府兵,吃慣了麥飯,現在一吃炒米,忍不住直拍桌子。

王叔也是連連點頭,“真想不到,多炒了一下,結果就這麼好吃。麥飯完全咽不下去,而這個去好吃的差點把舌頭都給咬掉了。”

張超滿意的笑著,“其實還能再改進一下,比如炒後碾殼後再加點鹽炒,更有味,也還能再加點油炒。”

相對起炒麵來說,炒米成本更低,也更簡單些。

當然,炒麵也可以簡單些。

核桃、芝麻等都不用加,直接就炒的微黃就可,也可以再加點油炒勻。吃的時候,主要不是沖泡。

張超覺得,還是炒米更方便實惠好吃。

“再帶點臘肉和臘腸、火腿,最適合了,不用擔心壞,而且生吃都行。”張超很是為老爹出征擔心。

老爹卻心滿意足的拍著肚子,“有這個炒米就足夠了。”

趙叔王叔也忙道,“有炒米足夠了,製作簡單方便,還好攜帶易貯存,還好吃。”

炒米跟麥飯都差不多,材料都是麥、粟,只是麥飯是把飯蒸熟然後曬乾。而炒米卻是連殼蒸,然後再炒,再去殼。改變了一下烹製方式,但結果卻千差萬別。

麥飯是粗糙的難以下嚥,全無味道,而炒米卻是香噴噴的嘎嘣脆,既能幹吃也能泡著吃,怎麼吃都好吃。

張超還向老爹推薦鍋盔、穿孔燒餅等,可老爹他們卻都看不上眼了,現在只覺得炒米千好萬好。

得,既然老爹這麼喜歡炒米,那就做炒米吧。

軍府規定是每人要準備九鬥麥飯和二斗米,張超直接讓秋月兩丫頭給老爹做十二斗炒米。

想想這時代的府兵也是苦逼,裝備自備不說,出去打仗,居然連路上的口糧還得自備。一次自備十一斗,得一百多斤啊。

怪不得軍府要求每夥得配六頭騾,沒有騾子,這一個府兵光挑自己的這百來斤口糧也得累死在路上啊。

可有了坐騎和馱騾後,卻又還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