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5部分

糧食得愁白頭,對你來說那是事嗎?寫封信寄回家,那邊馬上就能組織一千石糧食啊。李爺,咱們關係不錯吧,你搭把手,幫兄弟一把,給我也籌個一千石糧吧!”

一名車騎將軍一臉堆笑的跟驃騎將軍李感說道。誰都知道,這位李感雖是空降來的,但人家來頭大啊,經略使的鐵桿兄弟,而且李驃騎的父、兄都是國公,家裡更是良田千頃,有的是田地,千石糧對李感來說,真是小意思。

不像他,沒什麼出身,全靠戰功才提的車騎,讓他去弄一千石糧,真是難為他了。

李感笑笑,“好說好說,咱們都是軍中袍澤,我肯定會幫你這個忙的。”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張超相信,把大家發動起來後,也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的。全指望著他一人,那得多累。

當然,其實讓他們去籌糧,也不全是壞差事。

張超也給了這些官吏們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運來的糧食,交到洮州府後,那麼他們可以免稅在江心市採購一批貨物回去。

運來的糧食,洮州也會以市價收購,如今洮州的糧價可不便宜,他們是不會吃虧的。更何況,能免除一趟關稅,這可是免了百分之五的稅。

張超攬了一萬石糧的任務,自然也是不愁的,張家今年夏收,就收了不少糧食。光是一千畝梯田的水稻,就達到了畝產五石的驚人產量,一千畝稻田,收了五千多石稻子,另外張家其它的幾千畝地,也收了五千多石的粟、麥,加起來都已經有過萬石糧食了。

張超可以直接把家裡的夏收新糧,直接運來洮州,然後在洮州採購這邊的皮毛、牲畜、藥材、青鹽等運回關中。

一來一回,不會虧還鐵定賺。

雖然說關中運糧到洮州,還是很吃力的,但有江心市這個存在,就能讓運糧不會吃虧。

邊關的轉口貿易,向來是極賺錢的。

老爹也認領了一千石,當然也不用擔心,另外程處默他們四個,家裡也是田地極多的。讓家裡運一批糧過來,然後帶一批江心市的商貨回去,同樣不會虧。

當然,其它不少的官吏沒有張超他們這樣的實力,家裡沒那麼多田,可他們總能認識不少人的。能當上官的,都不簡單。比如李守素,家裡是山東名門。許敬宗,他爹曾經是隋朝的尚書。再如孫伏伽、岑文字、崔善福哪個不是士族和大地主。

千把石糧毫無壓力。

匹婁武徹和乙速孤神慶等胡族將領,也一樣有自己的人緣關係,找人組織批糧食,壓力不大。

一些沒有什麼關係的,也可以跟程處默牛見虎等這些同僚們拉拉關係,拖他們幫忙下下。

一些小吏員,接到的任務則不多,乾脆找些商人拉點關係,就夠了。

關鍵就在於大家肯出力。

張超想的這個法子,其實跟後世的鹽開中法有些類似。

後世朝廷把持鹽業專賣,鹽暴利。商人想要販鹽,那麼先得取得鹽引。但朝廷不直接給鹽引,而是讓商人們先幫忙運糧到邊關給駐軍,然後換取鹽引,再回去領鹽銷售。

這種方式,讓商人為朝廷運糧,朝廷免了運輸的費用。

有些商人為了能得到更多的鹽引,也為了節約成本,甚至大量招募百姓,到邊關駐軍附近進行墾荒屯田,然後直接用屯田產出的糧食就近換鹽引,這樣免了運輸成本,是為商屯。

現在張超稍稍動了一下,商人們運糧前來,張超給他們免關稅進江心市貿易的機會。

一進一出,就等於免了兩個百分之五的關稅,這利潤可是很大的。

“三郎真是好手段啊,竟然能想出這種籌糧之法,佩服,佩服啊。”李守素驚歎連連。

旁邊的許敬宗倒是絲毫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