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部分

之犬的人,不是王莽,而是王郎。

王郎這人,在史書記載原名叫王昌,人稱王郎,冒名孝成帝的後代劉子輿,在河北集結勢力。王郎的身份是真是假不作考慮,至少劉秀會在河北如喪家之犬般一路往北逃難的始作俑者是他沒錯。而所謂的王莽同志,按照史書記載,早該在劉秀奉了更始漢帝劉玄之命渡黃河持節北上前就掛了,屍首示眾,舌頭都被人拔了,死得那叫一個悽慘啊。

王莽生前和劉秀沒有直接接觸,兩人之間的聯絡那叫一個八竿子打不著。因為王莽在時,天下大亂,作為亂軍一支的舂陵軍,若能被王莽惦記在心的,也只有劉秀的大哥劉縯一人而已,怎麼輪也輪不到劉秀頭上。到了劉玄稱帝,王莽記恨的首要物件更是轉向了劉玄,作為更始漢朝的大司馬劉縯則順次排列,而劉秀這會兒仍是籍籍無名的更始漢朝一員小將(太常偏將軍)。

王莽與劉秀最大的一次交集,應該要屬那場著名的昆陽之戰了。如果王莽會注意到有劉秀這號人物的存在,應該也是那場以昆陽為主戰場的兩萬對四十二萬的戰役之後。其實那場戰役起初本是劉縯預備攻打宛城,王莽傾國而出,試圖解圍宛城的同時滅掉綠林軍。劉秀當時在昆陽,就好比劉縯把宛城當成主戰場,那麼周邊的小城鎮就成了次戰場,當然劉秀也不是領導綠林軍攻佔昆陽的領袖,他只是個小人物,很小,很小的小人物。但問題是新朝四十二萬人的軍隊浩浩蕩蕩從北南下前往宛城解圍,經過的第一站偏偏是小小的昆陽城。面對大軍壓境(新軍號稱百萬雄師),昆陽的領軍人物紛紛選擇跑路,當時劉縯還沒打下宛城,如果昆陽這邊撤退了,宛城那邊也不用打了,綠林軍就準備等死吧。劉秀這個小人物,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站了出來,從而站到了歷史的巔峰上,如果一個舞臺上對於主角都會刻意打上聚光燈的話,那這一次,劉秀讓所有的聚光燈一下子都打到了自己身上。

昆陽沒有失守,劉秀領導兩萬人擊敗了四十二萬人,確保劉縯有時間妥妥當當的拿下了宛城。也因為如此,主戰場本該在宛城的這場戰役也變成了主場昆陽,於是史書上將這場綠林軍與新軍的決戰性一仗稱之為“昆陽之戰”。綠林軍大獲全勝,王莽可謂傾家蕩產,再沒有任何能力抵抗全國各地的起義軍,於是綠林軍乘勝追擊,最終搶先滅了新朝,砍了王莽。

昆陽大戰的聚光燈下,不僅王莽第一次注意到了“劉秀”這個年輕人,也讓劉縯、劉玄,乃至綠林軍全體首腦人物都注意到了這個不起眼的年輕人——劉秀!

這裡還要再順便補上一個話題,很多人認為北上後的劉秀已經狼狽到姥姥家去了,也確實,他有那麼一段時間被王郎的追兵追得連飯都沒得吃,當時劉玄忙著遷都,也根本不會理會這個掛名大司馬的死活,所以很多人認為北上後的劉秀娶了郭聖通佔了大便宜。其實不盡然,劉秀娶郭聖通時,境遇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應該說被王郎追攆的日子隨著劉秀抵達信都郡後已得到了扭轉,《後漢書》記載為“光武即馳赴之,信都太守任光開門出迎。世祖因發旁縣,得四千人,先擊堂陽、貰縣,皆降之。王莽和成卒正邳彤亦舉郡降。又昌城人劉植,宋子人耿純,各率宗親子弟,據其縣邑,以奉光武。於是北降下曲陽,眾稍合,樂附者至有數萬人。”當時劉秀靠著信都郡人馬為基礎,又有上谷、漁陽兩郡相附,七七八八算下來兵力上已有了不小的規模,可以說那時候掛名的大司馬頭銜還是幫他招攬到了一批人馬。而且以劉秀“昆陽之戰”的威名,手頭上有了“數萬人”,難道不足以叫人刮目嗎?再且,真定王劉揚下嫁郭聖通之前,劉秀靠著這點兵馬已經開始有了自己下一步目標與策劃。《資治通鑑》載:“秀以二郡兵弱,欲入城頭子路、力子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