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日軍的陣地碾壓而去。而躲避炮擊的日軍士兵們,也在這個時候開始進入陣地準備防禦。
“組織‘白襷隊’!不能讓那些戰車進入我們的陣地!”日本陸軍南方軍第三十八軍第21師團師團長三國直福沉聲道:“我們要保證杉山元司令官閣下安全撤離,為此即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哈伊!!”第二十一師團參謀長小川泰三郎大佐躬身大聲應道。
白襷隊,便是日軍中敢死隊的代稱。“白襷”是什麼?在日本這是一種把寬袍大袖固定起來的白布帶子。通常會在身背後綁個交叉,方便勞動、打獵和祭祀等用。
在日俄戰爭的1904年11月26日,當時日軍謀劃發動第三回旅順總攻擊。開始之際由第1師團特別步兵第25連隊二個大隊、第12、第35連隊各一個大隊、工兵第9大隊一個小隊、及第7師團衛生隊總計3100餘名兵員成立敢死隊,隊員右臂纏上白布作標誌,取名“白襷隊”,進行松樹山第四炮臺之奇襲作戰任務。
而這就是最早的“白襷隊”的來歷,當時日軍從水師營進入松樹山西北麓。出發前,日軍第3集團軍司令官乃木希典大獎在水師營東北一個高地親自接見隊員,並提出嚴厲要求:不期生還。決死戰鬥;臨陣脫逃,斬殺不赦。
雖然這次肉彈進攻失敗了,但從此之後“白襷隊”便成為了日軍敢死隊的代名詞。只要到了危急關頭。日軍總是會寄望於“白襷隊”扭轉乾坤。
之所以日軍如此之推崇“白襷隊”,很大部分原因是在於乃木希典此人。乃木希典雖然在軍事上、政治上處理事務有很多的爭議,但在奉節武士道方面他確實做到了極致。
他與妻子所生的三個兒子,有兩個為日本戰死。而他本人則是在明治天皇病故後。選擇了剖腹殉節。
這種做法在當時的日本備受推崇。是以乃木希典在當時的日本被奉以“軍神”、“聖將”、“武聖”等稱號。
而由他在日俄戰爭時期所推崇的“白襷隊”,自然也被日軍將領們認為是無上法寶。
“諸君!讓我們以帝**人之榮光,在神社的櫻花樹下相會吧!!”一群群頭上扎著白帶子的日軍士兵們被推了出來,野獸一般的嚎叫不斷的在人群中響起。
而在軍營邊上的小破屋裡,則是一群群赤身**的安南、泰國女子們在瑟瑟發抖。他們都是杉山元用來給留下來的敢死隊鼓舞士氣的“戰利品”。
“讓我們享受吧!然後,把我們的生命,獻給帝國!天皇陛下板載!!”
“板載!!”
這些女子們已經麻木了,她們沒有選擇的權利、沒有拒絕的權利。在這裡。她們僅僅是發洩獸慾的工具。
這些日本軍人也從來沒有把她們當成過是人,她們僅僅是自己的洩慾工具。所以。她們都沒有任何的衣服。而任何日軍士兵或軍官,可以在任何時候凌辱她們、毆打她們,或是在她們身上創造些“藝術創作”。
一群群的日軍士兵們身上捆著炸藥,從陣地兩翼緩緩的向著國防軍的裝甲部隊接近。日軍的戰術很簡單,就是用人肉炸彈試圖炸燬國防軍的坦克。
只要坦克被炸癱了,那麼國防軍也就無法對他們發動進攻了。至少那些被炸癱瘓的坦克,會給國防軍的進攻路線帶來阻礙。
“天皇板載!!”一聲聲的野獸般的嚎叫響起,陣地裡衝出來了無數的日軍。他們血紅著眼珠子身上捆著大量的炸藥便向著國防軍的坦克部隊撲來。
“轟轟轟……”頓時,爆炸聲在陣地上響成一片。那些被炸飛的日軍屍塊和腥血漫天飛舞,而國防軍的坦克群則是不斷的用重機槍掃射試圖阻止日軍靠近自己的坦克。
同時,在坦克後面的步兵部隊也開始使用火力網試圖清除日軍的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