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首相堅持要成立國防部,也正是想透過控制軍費來控制軍隊,最終使軍隊完全由內閣掌握,成為政府手裡的工具。也正因為如此,在國防部部長的人選問題上,兩個司令官與首相的分歧就更為巨大了。
按照首相的意思,國防部是一個文職部門,國防部長也必然是文職官員。雖然,首相不排除由將領出任國防部長的可能性,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出任國防部長的將領都必須退役,即與軍隊解除關係,從而成為文職官員。雖然以文治武是發展的趨勢,但是在帝國曆史上,因為由文職官員管理軍隊而導致的災難數不勝數,所以陸海兩軍司令都不贊成首相的安排,認為國防部是管理軍隊的,那麼,就應該由將軍來擔任部長,而不是派個“秀才”來指揮軍隊作戰!
後來,這就引出了國防部的許可權問題,即國防部有沒有指揮軍隊作戰的權力,以及要不要由國防部來指揮軍隊作戰。可以說,當時還沒有幾個國家成立了國防部,而且在怎麼用文職官員管理軍隊的問題上也沒有多少經驗可以借鑑,帝國也只能摸索著前進。其實,這也成為了首相一直沒有正式確定成立國防部的主要原因。
後來的解決辦法大家都知道,而當初正是因為聶人鳳與嚴定宇的堅持,最終首相才向兩位司令官做出了妥協讓步。既然國防部是文職機構,那就不應該掌握軍隊的指揮權,而只掌握文職方面的權力,比如軍費,人事這兩項大權。軍隊的指揮權仍然得交給軍人,而不是“秀才”。不過國防部既然已經掌握了經費與人事大權,那麼軍隊就基本上由國防部控制,將領的地位降低了不少。
也正因為考慮到在戰爭期間,文職官員是不可能指揮軍隊作戰的。而在和平時期,軍隊必須要做好隨時打仗的準備。在此情況下,後來作為對國防部的補充,成立了總參謀部。與國防部完全相反,總參謀部是一個完全由軍人組成的部門,而且不屬於內閣政府部門,而是屬於軍事部門。在多方面的摸索與總結之後,帝國國防部與總參謀部的許可權有著明顯的區分,而且還有平戰之分。
平時,國防部是軍隊的主要管理者,負責軍隊的經費,人事,以及軍隊調動等重大事物,也就是說,在和平時期,軍隊基本上是由國防部控制的。總參謀部只負責針對各種有可能出現的戰爭預先制訂作戰計劃,並且負責軍隊的訓練,所需要研製與採購的裝備(後來這個權利也移交國防部),演習活動,以及與盟友之間的軍事交流。
戰時,國防部轉變為軍隊的總後勤部門,主要就是負責經費管理,裝備採購與維護,人事調動。總參謀部的許可權得到擊打的擴充套件,擁有策劃作戰行動,調動軍隊,指揮軍隊作戰等等作戰行動權。當然,是否進行這一轉變,是由首相決定的,而不是由軍人決定的,而且首相可以隨時收回總參謀部的權力!
當時薛希嶽搞的只是國防部,而真正成立總參謀部,還是下一任帝國首相的事情了。可也正是因為要成立國防部,海軍的體制就必須要進行改革,很多部門將併入國防部,而且很多機構也將取消,人員將大幅度裁減,有些將到國防部工作,而有些則將去別的機構繼續任職。不說別的,當時海軍司令部上萬名官兵的人事調整,這都足夠讓任何人頭痛的了。
需要進行體制改革的不僅僅是海軍,陸軍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另外,陸軍在失去了航空兵之後,幾乎完全成為了一支“地面”部隊。相反,海軍肯定會保留航空作戰能力。而帝國陸海兩軍可以說是冤家對頭了,鬥爭了幾百年,陸軍自然不希望在自己被嚴重削弱的時候,海軍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實力,而新成立的空軍自然不可能成為海軍的競爭對手,到時候海軍一家獨大,那陸軍還怎麼生存?因此,就在薛希嶽提出成立空軍的時候,嚴定宇給首相送去了一份提議,即海軍陸戰隊也應該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的軍種,而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