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3部分

訞不假思索道:“道家聖人的教化之道固然是好,不過經歷過上古之時的吾等自然也明白他的方法並不能適應完全適應人族的取用。”

“是嗎?”女媧的目光又看向下面的孔子:“你老師也曾跟本宮多多提及你的儒家思想,以仁為本的理念和風燁最是相合,你覺得如何?”

孔子出列行了一禮:“啟稟聖母,老師有言,人者,仁也。唯有以仁為本,知孝悌,明忠義,講誠信。並寬恕。懂禮儀,才是吾等人族應當追求的品質。”

女媧的目光又看向墨子,墨子出言:“人族之禍,在乎於爭。**、戰爭是人族最大的禍根。故而吾墨家講求‘兼愛非攻’。道家聖人的無為之道。在乎於無慾,正和吾墨家思想。”很含蓄,但也是支援李耳的嘍?

女媧左右很閒。那兩位教化人族定然不是這一時半刻便可以分出勝負,於是女媧一個個問了下去,百家諸子傾向那一邊的都有。

女媧詢問一遍之後,意味深長的看著風燁:道友啊,雖然支援你的人數不少,但是李耳那邊也有幾家人認同,如果你不能在此勝他一籌,本宮也不好幫你說話啊。

風燁畢竟曾經有過經驗,所以他教化人族倒也是比較輕鬆,至於李耳雖然不能真正幹過實事,但是沒殺過豬還沒有看過豬跑嗎?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些教化人族的事蹟老子也不是不清楚。

只是老子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把無為之道給傳播出去。廢話,人族吃都吃不飽,你好意思宣揚什麼清淨無為之道?在這個追求溫飽的時代,沒有一位強力的首領凝聚部落的向心力那個部落就是找死了。沒有拼搏奮進的精神,根本就不能讓族人生存。在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求生欲,怎麼可能追求什麼無為自化,這時候需要的就是團結一心。

但是風燁不同,在一開始他就把仁道在人族中傳播起來。不過道隨世而移,這個時候的仁德跟後來的仁德也有諸多不同。比如尊老愛幼等部分仁道可以傳播,但是還有一些並不適合這個時代的倒是可以暫時摒棄。就是類似食人,在這個時代是為了生存被人族接受,但是在另一個時代可就是悖德的行為了。

“所以還是仁德之道比較合適人族嗎?”子路看著這般情況和對面道家諸位挑釁道。

莊子作為道家僅此李耳的人物直接回應:“李耳老師的無為之道雖然沒有真正傳播,不過那人族之中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不也是無為自化的境界嗎?積極胡為,反而不如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只顧自己的職責來得好。”

“可是隻顧自身的職責,也很容易出現缺漏,假若這個人出了事情,那麼因為其他人不能及時補救反而容易禍及所有人。”孟子插言道:“相反,在燁龍先師的仁德文明中,由於尊老愛幼部落一片和諧,在某個人出事的情況下立刻就會有其他人設法補救。人之道,本就是七情六慾,以天道妄言人道到底有些過了。”

李耳和燁龍可是不管他們如何辯論,隨著兩人不斷演化兩個人族部落,天帝突然隕落了。 兩位本尊也將注意力轉移過去,這邊兩個化身的力量同時被削弱下來,演化人族也緩慢下來。直到最終塵埃落定,玉皇道人跟著后土娘娘去輪迴轉世,風燁的神念迴歸本體,而老子也將自己的靈寶收走,這裡的兩人才繼續教化人族,就是這時李耳抽空給燁龍道了一聲謝。

之後,又經過數個月的時間,二人終於將人族勉強發展到當初軒轅時代的程度,也就是不愁溫飽的年代。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他們才可以藉助自己的理念真正大展拳腳來教化人族。

這時,兩人的差距顯現出來了。

李耳奉行無為之道,不爭而自爭,寬刑簡政,君主無為而萬民自治。換句話說也就是管的很鬆,給大家一個發展的平臺,利用大家的天性來進行自治。但這樣一來也就需要大家自發自覺管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