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的時候,下面的張說終於是說話了。
“臣以為,應當高官低配,縣令之位臣推薦殿中監,崔日知。”……,
第三百二十章 人生命運已更改
張說的話音一落。朝堂上突然肅靜了,眾官員看向張說的眼神有所不同。
崔日知現在可是從三品的官,張說就要給弄到地方去當從六品的,這一下子就降了一大截,真算起來的話,從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從四品上……。排到從六品下,那得落多少?
而且還是由京官變地方官,俸祿什麼的都會跟著變。
但再仔細想想,殿中監,確實太閒了點,沒什麼實權,不如到地方轉一圈再上來,得一個好位置。
若是張小寶和王鵑聽到,就會知道,這叫高配,為了提拔人,可以先把一人飛快地提到廳級,給個非常閒的閒職。這個人比如說是個科員,三五年就可以提上去。
到時候把廳級幹部再下放到二級市的某個小縣當縣長,或書記,這個位置本來是正科級的幹部,最高也不過是正處,但要是小的,同樣連副處都沒有,看上去也非常合理,廳直接就到了正科的位置上了,高配。
如果再操作的話,就會又把實職拿走,提到省廳,不在地方市中,這回的位置稍微有一點權利,接著再下放,變成處級,有實權的,來回折騰,用不上十五年的時間就能給提到真正的正廳,不是市長就是副市長入常的那種,要麼就是副書記,再鍛鍊兩年,換個平常的市,書記兼市長或副市長黨政一體幹幾年,換到好的市,只抓政,當書記。然後就是副省長那一步了。
來回換著,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又升又降,其實是在步步升。
張說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先給落下去,反正在殿中監那個位置再想換已經不容易了,不如兜個圈子再上來,順便還能多賺點錢,誰不知道去只要張王兩家呆過的地方當官,於任上好好幹,不鬧事兒,等地方發展起來了之後,一離任,馬上就能得到一大筆錢。
尤其是三水縣,別看當縣令的時候撈不到好處,但當的時候家中所用,縣中全管了,俸祿都花不掉,當然,也不用攢著,一旦熬過幾年,不出錯。升上來的時候,便能有一筆縣中給的錢,是在任的時候想貪都貪不到的數,足夠三代人不浪費的花消了。
到現在還沒有人敢嘗試按照自己的意思來,非要貪,非要受賄。
“臣以為不妥,崔日知乃是京官,到了地方上萬一想不通,那還如何處理政事?”有一個官員這時站出來反對。
“此言差矣,皇上當初可是專門把地方官提到京城,把京官下派,以此來讓政令通行,怎麼如今就不能照做?”
張說這邊的人也馬上出來回應。
於是兩邊又吵起來了,最後讓皇上來決定,李隆基對於派誰去根本不關心,反正不管是誰去都那樣,何況還要給張說點面子,當下同意了張說的提議。
崔日知的任命下來了,宇文融這邊不幹了,想了想,也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主簿之職應該派現國子司業的李林甫擔當。”
眾臣又是一愣,剛才下去一個三品的,這次提出來的是個四品的,看樣子比起張王兩家,京官真不值錢了,一個從六品的位置,往下派的全是高官。
同樣的,又吵了一會兒。李隆基也同意了讓李林甫下去。
李林甫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應該有的命運讓人給改變了。
至於第三個縣尉的名額,李隆基自己安排的,派了一個別的縣的縣令,同樣很‘笨’的那種,和當初的何一偉差不多,準備送過去讓張小寶和王鵑來收拾。…;
******
藍色的火苗幽幽冒起,一個水壺就坐到了上面,周圍不少人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