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雲傾月的神色微微沉了下來。
平衡之術,那要被平衡的人是誰呢?
這個答案不言自明。
當年先皇暴斃,因為沒有找到先皇留下的遺詔,也沒有立太子,所以宮中朝堂都亂作一團。
先皇一共有十幾個兒子,十幾個兒子各自為政,誰也不肯相讓。
可以說,當時整個皇宮殺得血流成河,大淵朝開國幾十年都沒有見過這種亂象,而那時的當今皇帝蕭延,卻是最沒有希望的人。
因為他無權、無兵、連支援他的朝臣都很少。
雖然因為他一直以來的仁德施政,也有人屬意讓他當皇帝,覺得他會是個千古明君,可畢竟他人微言輕,從大勢上看根本沒有希望。
不僅如此,就因為他的仁德英明,其餘兄弟都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他的仁慈,襯出了他們的殘忍。
他的英明,襯出了他們的昏庸。
所以他們絕不允許他活在這個世界上,更不會允許,像他這樣一個低賤的皇子,平日裡都是被他們踩在腳下欺負的,如今卻要登上皇位,坐在他們的頭上。
所以,他們派人來刺殺他。
那時候,皇帝可真是狼狽啊。
堂堂皇子,竟被逼迫得如同一條喪家之犬。
最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情況慢慢改變的呢?
大概就是蕭景行帶著玄策軍出來,公然支援保護他開始。
按理說,兩人其實並非是一母同胞。
他是一個賤妃所生的兒子,因為母族犯了錯,一族人都被下獄,母親也被褫奪妃位,他從高高在上的天之驕子,一夜成了階下囚。
是蕭景行的母親,也就是當時的皇后娘娘救了他。
不僅向先皇求情,將他救下來,還把他養在膝下,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雖然後來沒幾年,她就因病去世了。
但因為那幾年的養育之恩,他一直很尊重皇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嫡出之子,也就是蕭景行的關係非常好。
因此,蕭景行當時帶著玄策軍出來支援他,他是很感激的。
雖然那時候的蕭景行,也不過才十歲。
但十歲已經念過幾年書了,更何況蕭景行天賦異稟,非常聰明,智商異於凡人,要不是因為年紀太小,只怕這皇位根本沒有懸念,一定會落在他頭上。
但就因為他年紀小,當時最大的皇子都快三十歲了,他才十歲,根本沒有人把他一個黃口小兒放在眼裡,這才導致忽略了他。
卻沒想到,他會聯合皇后母族的人,一起支援蕭延。
後來,蕭延在蕭景行的輔佐下,順利登基,也成功肅清了那些反對他的朝臣和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