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旁,觀看著艦艇外一切。
其實這些景色大家並不陌生,在《星空戰記》這款遊戲中,大家都有坐在宇宙飛船中遠航的經歷,但畢竟今天他們看到的是現實中的宇宙。
隨著加速狀態的完成,內部引擎受到節流調速感應裝置的控制,讓飛船變得更為平穩。其實即便是顛簸,生活區的感受也是很輕微的,畢竟遠征一號太大了,大到像是一個移動中的中型城市。
虛擬螢幕中,朝向太陽一邊的飛船外層金屬板已經展開,正肆意的吸收著光熱,同步轉化成能量儲存在後備能源系統中,發射的光茫看上去像是白熱的金屬在肆意燃燒,而另一邊則是無邊的黑暗,當然,黑暗中肯定隱藏著無數的星星,只是從這個角度無法看到而已。
兩架裝載著t658型監聽探測器的超小型衛星被悄無聲息的放了出去,這些監聽器就好像一個座標定位儀,在空曠的空間中,它們將沿著固定的軌道運動,自帶的電磁波探測系統將自動記錄分析來自於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更遠宇宙的各種宇宙射線、x射線,以及肉眼無法看到的各種奇異景象,然後透過定時的量子傳訊將這些資訊自動同步到遠征一號上。
它們既是遠征一號的眼睛,同時也是漫長宇宙之旅上的座標,直到壽命耗盡,或者因為各種意外被毀滅,否則它將一直工作下去,源源不斷的為遠征一號提供無數的資訊,在未來幫助這艘鉅艦從各個角度去探索星圖。
同型號的探測裝置很多,是以百萬為單位來計算,鉅艦上還有專門生產這種裝置的產線,只是現在距離地球還並不遠,所以不需要放出太多這種小型探測儀,放出的這兩臺與其說是為了探測,不如說是為了檢驗這些產品的效能,獲得更多的引數。
等到了並不熟悉的星空,這種探測器就能派上大用場了。只有不計成本的大規模投放,才能獲得更為詳盡的各種宇宙引數,而這些引數對於未來的宇宙遠航極為重要。如果這些探測器足夠幸運,說不定還能堅持到下一代人類宇宙遠航飛船的到來,那個時候這些放出的探測器定時放射的訊號可就像茫茫大海中的燈塔一般,可以為後來者指引正確方向。
相隔指揮大廳十米之遙的另一個滿載各種電子裝置大廳內,數百操作人員正在各自的操作檯前校對著探測器的各項引數。
這裡是星圖繪製室。
為了讓這些探測器儘可能的生存更長時間,各種應急程式設定必須要精益求精。同時這個大廳還要負責處理未來無數類似探測器經過量子超腦分析後回饋的各種資料,在根據指揮艙星圖測繪員給出的資料,製作精度極高,甚至能夠還原某個區域星球執行常態的動態精確星圖。隨後透過量子超腦的計算跟驗證後,進行儲存、備份、併發回地球。
這是極為精細的工作,每一份星圖都需要這些工作人員透過各種反饋資料進行反覆對比、測量、驗證,量子超腦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但是要讓繪製的星圖足夠精準,能夠經得起百年後動態預演,就絕對離不開三班守在工作臺前進行這項工作的一千多名員工。因為宇宙中的星系是動態的存在,只能說是相對穩定,有太多的可能造成星系內出現變數,導致整個星系的各星球位置發生變化。
比如一顆超大的太空隕石跟行星碰撞後產生的大爆炸,很可能直接影響一顆星球的軌跡,而當星系內某顆星球軌跡出現變化,其連鎖反應可能造成整個星系內無數星球開始偏離,透過種種調整後,才重新迴歸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這就是星圖的時間推演。
這些人必須透過所獲得的各種資訊,判斷某段時間內這些星系內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並推算出一副跨越時間同時又儘可能準確的動態星圖。也只有這樣的星圖才能夠最大程度幫助未來的地球文明進行深空探險,這同樣是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