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央發生矛盾,便易於導致兵變後果的發生,前代這樣的現象已屢見不鮮。
由此以來,北宋統治集團在推行“崇文抑武”國策,以及“將從中御”、“以文抑武”等舉措的形勢下,又處處防範和限制武人的權勢,通常不允許某個,或某些武將世家長駐一地,唯一的例外只有折氏長期鎮守的御夏前線――府州。
北宋將門中繼世為將而人才迭出的情況自然存在,但這絕不表明將門出身者都屬良將。事實在他們中存在著大量平庸之輩,特別是在層世家之中又更為突出。高門子弟依賴家世安享富貴,而又表現平庸的情況自不用說,其他許多將帥後裔無所作為的現象也同樣存在,但是折家卻是個另類,
五代北宋時期,府谷、神木一帶,乃府、麟州的所在地,境內番漢雜居,遍佈著党項羌的族帳,以地方土豪折氏為代表的封建割據勢力,在契丹和党項的威脅下,為維護其自身利益而先後依附後唐、後晉、後周和宋,確立臣屬關係,接受冊封和糧餉,爵祿世代傳襲,實為獨霸一方的小朝廷。值得一提的是折氏在府州,就像李繼遷在夏州一樣,都是地方豪族,不同的是對當時的中央政府態度不一樣,一忠一叛。
折家駐守的大宋西北角,位於河東路西北,是河東路位於河西的一小部分,為宋朝能守住這個三國交界的突出部,主要原因就是允許了當地具有強大威望的世襲軍事集團存在,“控扼西北,中國賴之。”他們在風沙滾滾、貧瘠荒涼的陝北一角,在大河下,長城內外,以數千之眾,迎戰夏、遼兩大強敵,遮蔽西北,保衛鄉里,使得府、麟二州長期得以安寧,號稱“折家軍”。
折氏從公元70年前後折宗本奠基府州算起,折氏世世將門,子弟多為武藝嫻熟、躍馬彎弓之健兒。他們的子孫後代歷任府州節度使、刺史、團練使等職,世世代代掌管軍權。從殘唐五代以後,名將良才英武超毅,果敢決勇,當時稱為河東第二將的折可存,就出於折氏門下。
到了晚間,關於此事的詳細情報陸續送到,趙檉也得知了昨日那位舊識乃是秦州觀察使折克行的獨女折美鸞,她生長在世代名將的家庭環境中,自有即愛騎馬射箭,舞劍耍刀,且學習兵法,頗通兵略,曾協助父兄把關禦敵,算是個將門虎女。
今日折美鸞帶人剿了喬貴的老巢,可惜的是讓主兇逃脫,他們畢竟是外來人,對京中的事情不瞭解,尋了半日後也沒抓到喬貴,現在正是燈市的最後兩日,又是天子腳下,也不敢鬧得太過,便鳴金收兵了。
“王爺,咱們如何善後啊?”見喜看王爺將幾頁紙放到桌,沉默不語,輕聲問道。
“現在這事鬧的大了,喬貴雖然是一無賴潑皮,但是他經營日久,下下的關係肯定不少,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定會調動一切關係找回場子,折家在西北可以稱王稱霸,在京中卻不見得能如何,怕是要起風波”趙檉苦笑著說道。
“王爺是不是想幫他們一把?”見喜眼睛一亮說道。
“我們幾年前就欠下人家一個大人情,這次也要還的”趙檉說道。
“王爺我們冒死救了她,應該是折家欠了咱們一個人情?”見喜眨眨眼問道,王爺是被打糊塗了,還是中了邪了,說起了胡話。
“看看這個,這是折家女子臨走前給我的”趙檉把腰裡系的玉環解下來扔給見喜道。
“這個玉環不是王爺進京奔喪時,送給了那個給咱們送粥的那個小娘子了嗎,會在她手裡?”見喜在燈下仔細看了看驚訝地說道,但心中也有疑問,那個施粥的女子那時就有十六七歲了,不可能過了好幾年了還七歲啊。
“我也不知,你可還記得當時那個小娘子說的話嗎?”不跳字。見喜也是當事人之一,趙檉問道。
“那日她送的是‘杏仁蜜棗粳米粥’,有核桃仁,杏仁,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