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如夢初醒,那個身材偏瘦、卻有剽悍氣息的漢子終於合上嘴巴,訕訕道:“曹……曹曲長,這是末將的坐騎。”
他就是上任曲長,現在升任千人督副牙將,按理說是葉柯的上級,但是葉柯展現的神力面前,哪裡還敢有什麼想法?所以不由自主的以末將自居。
葉柯笑了笑,雙手輕輕往下一放,將那千餘斤的健馬,竟然如同放嬰兒一樣放在那人面前。
眾人剛剛合上的嘴巴再次張大了無法合攏,震撼吃驚地神色再也掩飾不住。
這可是千餘斤的東西啊,古往今來的勇士,有幾個像他這般輕鬆地把這麼重的東西放到地上的?
這是真正的舉重若輕啊!
徐晃嘆道:“子文,我往常聽聞你從小臂力過人,今日才親眼得見你的神威啊!單憑這一手,你天下皆可去的。”
葉柯笑了笑,說道:“徐將軍治軍嚴謹,有周亞夫之風,末將聞名已久,所以向父親請求加入,如此唐突,請將軍海涵。”
徐晃哈哈大笑:“這哪裡是唐突,你有這般神威,我是求之不得啊!
來來來,本來想給你一個下馬威的,沒想到你有如此一手,不用多說,走走走,大家同去,去我帳中痛飲一番。”
說罷拉著葉柯的手,對大家道:“屯長以上都要去,今日一醉方休!”
徐晃一向治軍嚴謹,軍中不許飲酒,可是今日得見勇力超過馬援呂布,和傳說中的西楚霸王一樣力大無窮的勇士,豪情大發。
更關鍵的是,此人是曹家三公子,剛剛十三歲,典型的成長股,便是尋常,也應該是大家靠前巴結的份,更何況現在!
所以徐晃此言一出,校場頓時歡聲雷動,大家一起來到徐晃軍營,痛飲一番。
第二日,葉柯正式入軍,在徐晃軍中擔任一個小小曲長,手下有五百人。
葉柯畢竟首次從軍,雖然擔任曲長,但具體事務上,徐晃給他安排了一個經驗豐富之人做副曲長,一應事務一邊給他詳細解說,一邊前後操勞,有著老師帶著,葉柯進步迅速。
時間進入三月,河北傳來訊息,袁紹立三子袁尚為後嗣,召長子袁譚自青州引兵五萬,次子袁熙自幽州引兵六萬,外甥高幹亦自幷州引兵五萬,各至冀州助戰,共同南下,再伐曹操,以報官渡之仇!
四月,袁紹統領大軍二三十萬,於平丘渡河,意圖襲取陳留,訊息傳到許昌,荀對曹操道:“袁本初再次聚集人馬,襲取陳留,下一步必然是攻取許昌,擊敗我等。主公應聚集兵馬,主動北上迎擊。”
曹操大笑道:“文若此言,正合我意。”便發軍令,聚集兵馬五萬,親率大軍北上。
葉柯所屬徐晃軍隊,自然在徵召之列,軍令下來,大家做好應準備,跟隨大隊人馬一起出發。
曹操出征,自然也帶著曹丕和曹植隨軍,也曾派人將葉柯召來,葉柯回到:“在家為父子,授命則為君臣,彰既已入軍,當隨軍而行。”曹操大喜。
這一日探馬來報,袁紹率領大軍前至倉亭下寨。曹操提兵前進,下寨已定。
次日,兩軍相對,各布成陣勢。曹操引諸將出陣,葉柯也隨從,騎馬位列徐晃身後。
袁紹亦引三子一甥及文官武將出到陣前。
北方雙雄重新見面,曹操已經非常淡定,大笑道:“本初,官渡之戰,你已經計窮力盡,何不早早投降?別等到刀架到脖子上,後悔就晚了!”
袁紹大怒,回顧眾將曰:“誰敢出馬?”
袁尚欲於父前逞能,便揚聲叫道:“父親,孩兒願意出戰,斬殺曹賊!”
說罷便舞雙刀,飛馬出陣,來往賓士。
曹操指問眾將曰:“此何人?”有識者答曰:“此袁紹三子袁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