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6部分

想不出辦法彌補八百萬的缺,這個首輔位置怎麼看都有點不穩。

周延儒與吳昌時、董廷獻議來議去,覺得可以拿宣府、天津、登州等地的工坊主及商賈徵收重稅,補朝廷所用。

甚至,周延儒覺得,根本不需徵收重稅,只需在宣府、天津、登州仿照林純鴻徵收營業稅、增值稅,就足夠了。

周延儒、吳昌時和董廷獻挑選三地,無疑費了一番思量。

當初,黃渤考慮到宣府、北京及天津優越的地理位置,繆力在三地發展毛紡織業。黃渤的心血沒有白費,宣府迅速成了僅次於東勝的羊毛集散地,而北京、天津的毛紡織業僅次於西安,毛紡織品不僅暢銷華北大地,甚至遠渡重洋至印度、東非及歐洲。

江南、荊州、福建、廣東等地的商人資金實力雄厚,藉著黃渤的東風,迅速掌控了華北範圍內的毛紡織業,每年向朝廷繳納不菲的稅收。

與此同時,林純鴻在旅順開放了與滿清的貿易往來,作為離旅順最近的海港城市,登封近水樓臺先得月,理所當然地成了山東的貨物集散地。

也就是說,宣府、天津、登封等地有油水,那裡又都是一些擁護林純鴻的商賈,周延儒不搜刮他們,難道還勸解大官僚、大土豪納糧?

周延儒還算謹慎,親自試探了陳奇瑜的態度。當陳奇瑜聽聞周延儒欲在天津、宣府、登封三地試點以營業稅、增值稅代替以往的商稅徵收辦法後,一眼看穿了周延儒的企圖。

不過,出於公心,陳奇瑜堅決反對周延儒魯莽從事。他苦苦勸阻周延儒:“徵收營業稅、增值稅需要專業的財稅人員,還需要一整套的類似荊州的財政制度,方才能順利從事。現在朝廷沒有任何基礎,貿然推行,勢必將三地攪得一塌糊塗。到頭來,收上來的商稅恐怕還不如現在的卡稅和門稅。”

周延儒覺得陳奇瑜是楊嗣昌的人,對陳奇瑜的勸阻混不當回事。

他又派幕僚試探了在三地有著直接經濟利益的一幫官僚和鄉紳,讓周延儒吃驚的是,這幫官僚和鄉紳也堅決反對。

反對的理由五花八門。若論實質,就是他們透過卡稅和門稅獲取了極大的好處。

周延儒這才認真思考改變商稅徵收方式的可行性,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

不過,周延儒從三地搜刮油水的既定政策,永遠不會變。

周延儒指示董廷獻上奏章,說宣府、天津、登州三地的商賈則窮奢極欲,時值朝廷財計艱難之際,理應讓這幫商人為朝廷貢獻更多的稅收。

董廷獻建議,在三地增設門卡,提高商稅稅率。

周延儒立即票擬,送至通政司,連與朝臣商議的意思都沒有。

朱由檢見到奏章後,對董廷獻描述的商賈奢華生活,越看越生氣,拿出紅筆,狠狠地畫了一筆,批紅完成,只要給事中不封駁,就會馬上生效。

增設門卡,提高稅率,無疑提高了眾多官僚、鄉紳上下其手的機會,此奏章除了陳奇瑜反對了幾句外,幾乎沒有聽到反對聲音。

來往於三地的商賈,就這樣被朝廷當做了砧板上的肉,試圖狠狠地切下了一大塊。

章節目錄 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津事變

商賈是不是砧板上的肉,這點有待商榷。至少,對商賈自身而言,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砧板上的肉。

這些年,林純鴻對商賈頗多遮護,慢慢將他們慣出了壞脾氣,在海外,在大明境內,稍有不如意,就上告至監察府,請青天大老爺做主。

商賈資金豐富,由於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商賈的案子多以他們勝利而結案。因此,一般的鄉紳及底層官僚,還真不敢惹大商賈。

不過,這個壞脾氣也非常有限。比如,前些年林純鴻一聲令下加稅,商賈們雖頗多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