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回 西域靈花多情劍之八:君在何處(2)

明洪武二十三年夏,朱元璋又一次巡視北方,在元大都逗留了很多時日,與兒子朱棣暢談多日,囑咐他一定要守好北方的這道國門,因為蒙元的殘餘勢力還在大漠稱雄,他們收服了不少的遊牧民族,儼然是大漠之主。對於大明奪去的江山,蒙元是非常的不服氣的,時刻想著南下侵擾,有機會就要再次入主中原。朱棣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在戰爭年代就能帶著千軍萬馬上陣拼殺。無奈,朱棣是第四個兒子,按照皇家傳統是不能繼承皇位的,所以朱元璋最後還是立了已故的長子之子為皇太孫。朱元璋當然知道朱棣心中不服,所以這才多次到北方來巡視,以他的威嚴,儘量壓制住朱棣,防止他在自己死後反叛。如果說朱元璋的兒子們反叛,唯一有能力和膽子夠大的,也只有這個朱棣了。

朱棣白天被父親一頓軟硬兼施的教誨搞得心中一直在“通通”直跳,他知道父皇的懷疑,所以始終表現的規規矩矩的,從來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在父皇的威嚴下,他知道自己毫無反抗的餘地。但是,自從大哥死後,他一心一意的認為父皇會把皇位傳給他,因為他一直是父皇最喜歡的兒子,在奪取天下時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可是,最終父皇還是落入了千百年的俗套,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侄子。朱棣當然非常的不服氣,可是懾於父皇的威嚴,雖然他看著已經是老邁昏聵了,但是朱棣依然不敢造次。所以,父皇這次到北平巡視,很顯然是最後一次來警告朱棣不要亂來,別看老皇帝快不行了,但是朱元璋已經安排了後事,你朱棣就乖乖的在這裡做你的藩王吧。如果你膽敢造反,有你的好果子吃!

朱棣一向聰明自負,對父皇的這一番恩威並施,自然是明白透徹的,服侍父皇休息後,他回到內室,額頭上冒出一層層的汗。剛才父皇的一番話語還在耳邊:兒啊,我知道你心中有一些失落,但是我也不能違背自古的規矩啊,這皇位本來你是最適合的 人選,可是我要是這麼做了,那麼要失去天下的民心啊。你以後還是要好好的鎮守在這北疆,這裡是韃子最容易突破的地方,我大明的萬萬千千百姓,還要依靠你守好的。今後,你要多多幫助你的侄兒,讓他成為一代明君,這才是你該做的事情。

朱棣一個人在內室踱著步,他不想見到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心腹,此刻他心中萬千的不願意,但是卻不能給任何人講,他不知道哪一個是父皇安插在身邊的人 ,一旦自己的心思暴露了,那麼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二十多年來,父皇的血腥殺戮,已經讓他心有餘悸。那些本來沒有反意的大臣是前車之鑑啊,只要父皇心中產生了懷疑,那麼就是死路一條毫無餘地。也幸虧他多年追隨父皇,立下了很多功勞,而且從未表現出自滿,對外總是說著守好疆土,絕不與任何兄弟和子侄爭奪皇位,這才消除了父皇的一片殺心,讓自己在這裡好好的活著。

門外傳來更鼓之聲,已經到了下半夜,朱棣卻絲毫沒有睡意。他摸著黑走到室內的桌前,倒了一杯涼茶,送到嘴邊喝了一口,茶雖然涼了,但是那股茶香依然。

忽然他下了決心,心中恨恨的想道:父皇顯然已是風燭殘年了,這次雖然看似健朗,但是掩飾不住的垂老完全顯現了。如果再不做準備,一旦被父皇身邊的小人進了讒言,那麼父皇是絕不會對他手軟的。

朱棣出了門,輕輕的來到了後院一處絕密之地,在樹木掩映之中,有一道毫不起眼的小門,從外面看,好似一個基本上不開啟的 門,外人看到也只能認為是堆放雜物的。朱棣從身上取出了一把鑰匙,開啟了門。然後,他輕輕的邁步走了進去。

兩年後,朱元璋油盡燈枯,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駕崩之前,朱元璋做了兩件最重要的事,一件是讓眾多的嬪妃為他殉葬,這件事被後人詬病了很久很久,還有一件就是傳位給皇太孫。但是,詔旨的墨跡未乾,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