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頁

顧淮之偏頭看向繃著臉站在元熙帝身後的馮克己,發自內心地贊道:「馮大人果然是國之棟樑,急陛下之所急,此令一出,天下百姓都感念皇恩,朝廷有大人這般肱股之臣,真是幸事!」

馮克己淡淡一笑,摸了摸花白的鬍鬚,平靜道:「我不過是盡了為人臣子的本分罷了,當不得你這般盛讚。青州局勢不若其他州平靜,你多多費心。」

「原本下官還在憂心如何安置流民,大人均田令一出,問題便迎刃而解,大人可是替下官解決了一樁大麻煩啊,若是大人不嫌棄,下官可得好好請大人喝一杯!」

「行啊,不過哪有小輩請吃酒的?這酒該我請,就當為你送行了。」

看著馮克己平靜的眼神,顧淮之心知他這是真的聽進去了自己當初的話,徹底拋掉了心中對士族的成見,開始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

不過這人分析來分析去,最終搞出來的東西其實也在暗搓搓給世家挖坑。雖然說的是開闢荒地分給百姓,聽起來跟世家沒關係。但別忘了,世家門下多隱戶,大量的隱戶勞動力撐起了世家優渥的生活。這幫隱戶,在看到普通百姓擁有自己的田地,子孫後代還能參加科考改變命運後,誰還會想當隱戶?這當然是一件好事,顧淮之也佩服馮克己的高瞻遠矚,只是出於立場原因,顧淮之還是對顧玄提了一句。

顧玄也明白這其中的坑,聞言立即滿意地笑了,「你能看出來其中的問題,便已超過了大多士族。如今天下一統,世家逐步勢弱才是大勢所趨,不必太過憂心。就算馮克己沒提出此事,日後也會有張克己李克己提出來。錢財乃身外之物,最重要的是人。只要我顧氏人才源源不斷,盡出驚才絕艷之輩,顧氏就永遠不會有衰敗那一天。」

顧淮之也笑,心中暗暗鬆了口氣,好在顧玄沒站在馮克己對立面反對均田令政策,不然的話,顧淮之都不知道該站哪邊。

身為世家子,家族利益與百姓利益有時候是對立的,顧淮之真心實意想為百姓做些事改善他們的生活,卻也不能不管培養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家族利益。兩相為難,箇中滋味也只有顧淮之明白有多艱難。

現在顧玄鬆口表示不在乎面子功夫,著重培養族中人才,這無非是踏上了另一條境界更為高深的坦途。

科舉制度一出,士族將會逐漸勢微,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顧淮之這個穿越者也無法改變什麼。顧玄想要顧氏榮耀不滅,顧淮之也只能保證自己盡力做到最好,卻無法保證士族地位永遠尊崇。現在顧玄主動退了一步,顧淮之的心理壓力也沒那麼大。

顧淮之不由感嘆,顧玄才是真正的天縱奇才,永遠能捕捉到「勢」之所在,眼光便能比一般人更為長遠。真是天生的家主,冷靜理智得讓人害怕。

有這麼一位極其靠譜的大佬罩著,安全感真是槓槓的。

顧淮之領著一大幫部曲護衛,帶著妻兒和前來送行的親友一一告別,信心滿滿地踏上了前往康郡的路。

第88章 青州

顧淮之這輩子就出過三次遠門,一次是從京城回虞川,一次從虞川到雲州,還有一次就是從雲州回京城。每一次出遠門,顧淮之所見的情景都不同。

第一次尤為慘烈,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百姓如同行屍走肉,眼中看不到一點微光,給顧淮之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第二次和第三次稍微好點,卻因為還在亂世,放眼望去都是人心惶惶,看不出任何歡樂的景象。

眼下這第四次出門,倒是給了顧淮之不一樣的印象。哪怕新朝剛立政權並不算太穩,百姓們的臉上也逐漸有了微末笑容,眼中也有了光,顧淮之心裡明白,那抹光的名字叫希望。

天下亂了幾百年,太平世道,對百姓而言何其珍貴。

宋璟同樣感慨萬千,忍不住對顧淮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