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有流言在傳播。而且內容波及範圍也越來越廣,什麼黃祖怯戰欲降,蘇飛結黨營私。什麼張允縱弟行兇,蔡威當街械鬥,什麼劉表嫉賢妒能,蔡瑁排除異己,等等等等。反正荊州的高層在這一波流言之下基本上沒幾個能全身而退的。

可若說這謠傳全是胡說八道,捕風捉影卻也不盡然。傳言者深諳謠傳之道,往往是三分真,配上三分假,加上一分猜測,兩分誇大,還預留一分空白,留給聽言者做想象餘地。於是這話頭就越演愈烈,聽得人覺得自己聽得是真相,說的人不覺得自己在造謠。等到被提及的當事人回過神來,早就是傳的滿城風雨,沸沸揚揚的時候了。

甘寧覺得分外的窩火憋屈!本來嘛,局勢大好,眼看著江東軍就要兵退回程,卻不料打著打著,孫權腦袋一亮,把周瑜給支前線了:若是換個人,在這種江東內局剛定,南剿山越,乘新勝之姿勢,西進江夏,可是卻在江夏受阻數月不得寸進,其實銳勢已失的情況,別說攻佔夏口,就是能帶著江東軍全身而退都是祖上燒高香的。

周公瑾卻偏偏做到了,不光做到了,他還把黃祖給趕襄樊去了。看光景,這絕對是江東利好之局勢。

謠言一出,甘寧利好變浮雲,南方戰場裡頭水,混了。這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甘寧心思透亮的很:前頭說黃祖,罵蘇飛的分明就是周瑜的手筆,可是後頭呢?後頭說劉景升,說蔡瑁的恐怕就是另有其人了。周瑜又不是個傻子,他很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江東到底有多少家底,能對付什麼人,到什麼程度,他門清著呢。現在的江東南頭山越還沒完全平定,北邊曹操那裡也是隨時威脅,他家主公打著為父報仇的名義單單對付一個黃祖,不管是大義還是情理,都說的過去。可若是因為亂七八糟的東西激怒了劉景升,讓劉表不管不顧增援江夏,江東軍身上的擔子驟然增重不說,更可能的還是江東會失去這場戰爭的主動權,徹底被荊州牽扯戰爭泥沼。

再仔細一琢磨,這時候誰最像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下去?不用說,肯定是忙活著袁家兄弟的曹操最樂意看他們南邊打仗,這樣他們就騰不出手給他搗亂了。這種攪和事的事,也最有可能是授意於曹操的。

甘寧暗恨地咬牙切齒,偏偏這個節骨眼他還不能輕舉妄動。前頭是虎視眈眈的敵軍,後頭是捉摸不透的上峰,進軍是違令,後退是坐實傳言,卡在中間,甘寧覺得自己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他真想把弄出這些彎彎繞的人揪過來狠狠抽一頓!

不能進不能退,那就耗唄。甘寧不怕耗,太史慈就更能耗了!反正來前大都督說了:甘興霸是個人物。我看他在黃祖那邊也不算得意,子義前往切記不可追擊過盛,僵了,以後就不好處了。

太史慈那會兒還很困惑:這是怎麼回事?大都督沒發燒?甘寧他是敵將啊!沒聽說戰場上還給吩咐叫手下留情,叫多擔待,因為以後還要跟他長處。可是沒多久,戰場傳言一起,太史慈立刻就悟了:甘寧,,這以後恐怕得是同僚呢。同僚死磕個什麼勁兒?他這會兒八成還不知道,我繞著他,不跟他打不就完了?

而與此同時江夏郡西陵城內則是人心惶惶,鬧哄哄,一鍋米粥般。從外頭傳來的訊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一天一個樣:今兒說周瑜破夏口盡屠一城。明兒又說其實夏口還在黃府君手裡,周瑜還沒到江夏。後天又改了:黃祖被周瑜逼至上昶,馬上就要兵敗投降。說來說去,反正沒幾個是準譜的,江東軍馬沒到門口,自己先把自己給嚇了一遭又一遭。

西陵蔡威府裡的人倒是沒怎麼受驚嚇,但是卻遭了一件讓府中守衛覺得非常打臉的事。

八月十五中秋夜那天,魏延大半夜被青衿派人從府邸叫了過來。

開始還一頭霧水,心說:伯言昨兒才被蘇飛那個忽然開竅的給召去襄樊,今兒他就得被青衿揪著來這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