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1部分

直到明代中期,經濟十分繁榮,大家開始有精神文化的追求。有這樣的土壤條件,自然湧出來吳門四家、徐渭、董其昌之類的大名家。

總而言之,時代的背景,決定了文化的基礎。就好比現在,社會富足了,確實也催生了一大批“大師”、“名家”。問題在於,這些“大師”、“名家”,還沒有經受歷史的考驗,至少要過五十年,才能夠斷定誰是貨真價實的名家大師,誰是鼓吹出來的水貨。

張老這畫,明顯是經受得住歷史考驗,能從元代流傳到現代,不僅僅是機緣巧合,更重要的是這畫肯定不錯,不然也沒人會細心保管收藏。

“儘管是元代版本,實際上畫的卻是南宋的景物。”

此時,張老微笑道:“這是江南淪陷以後,在蒙古貴族的高壓統治下,某個文人鬱郁不得志,又不敢明著反抗,只好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緬懷昔日生活了。”

“嗯。”

王觀仔細打量起來,十分認同張老的判斷。

如果描繪的是元代,那麼肯定有蒙古貴族出現,但是縱觀全畫,作品的畫風明顯是南宋的風格,尤其是城市的佈局,以及市井人物的穿著,特別是騎馬坐轎的權貴人家,都是典型的漢人造型。

然而圖畫的筆款位置,卻出現元代的年號,那麼充分說明張老的推測沒錯。圖畫的作者應該是前朝遺臣,身在曹營心在漢。另外就是圖畫的筆法十分細膩,人物表情更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態,各不相同。

這樣的風格筆法,一看就知道繪圖的人丹青造詣不凡。

“可惜啊,只有年款,卻沒有署名。”王觀搖頭嘆道:“佚名作品,有些影響它的價格。”

注意,只是影響價格,而不是影響價值。

要知道作者名氣的大小,只是決定作品的價格而已,並不能夠決定價值。真正決定作品價值的卻是作品本身的質量,如果作品質量欠佳,那麼就是唐伯虎的畫作,價值也不算很高。相反要是作品的質量上乘,就算沒有署名,一樣有人願意花大價錢蒐羅珍藏。

拍賣會上經常有一些宮廷圖畫上拍,儘管沒有署名,但是照樣拍出過億的天價來。由此可見,作品的質量才是關鍵。

“緬懷前朝的東西,誰敢留名啊?”

適時,張老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但凡是異族統治下的王朝,往往是文字獄最興盛的時刻。除非作者不要命了,才會在這畫上留下自己的名號。”

“也是。”王觀深以為然,現代的敏感資訊,最多是稽核或遮蔽而已,古代的話,那就是直接抄家滅族的。

“我的東西已經選好了,你呢?”與此同時,張老笑問道:“光看董其昌的仿品而已,或者說你就打算要這件仿品?”

“怎麼可能。”王觀毫不猶豫搖頭否決:“您老是有目標了,直接拿就行了。我現在需要貨比三家,速度也快不起來啊。”

“這倒也是。”張老微微點頭,然後笑道:“既然如此,要不要我給你指條明路。”

“不要……”

出乎意料,王觀居然拒絕了。(未完待續。。)

第844章 漁父圖,秋深帖

ps: 月下旬求票,求月票支援,大家有票就投吧。

“嗯?”

聽到王觀拒絕自己的好意,張老自然很奇怪:“你不是說挑花眼了麼,我現在好心幫你,你怎麼不樂意啊,難道說懷疑我坑你不成?”

“張老您多心了。”王觀笑道:“我是覺得反正又沒人趕,何必急著走。貨比三家的過程,本身就是難得的樂趣。”

“呵呵,這倒也是啊。”張老恍然大悟,頓時笑道:“那就隨便你了,不過你說得很對,難得來到寶庫,如果不仔細觀賞一番,確實很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