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無人肯聽江策肺腑之言,滿腔抱負無人理解,江策羞憤離去,並放言堅決不承認數典忘祖的人為江家子孫。看小說到網
徐敏慶笑而不理,大厲朝才開朝多久,江策難道忘了江家真正算起來乃是前朝人士,後來還不是眼見前朝日益衰敗再無復起的可能,江家才投向了新朝,沒想到這才多少年,江策就將自己當成了廖家的奴才,還要拖上整個江家的人。
江策的固執己見和對朝廷的一片赤膽忠心,卻並沒有收穫多少好感,能夠前來北地觀看北地文舉盛事的,大多不是迂腐之人,亦非朝廷高官厚祿之輩,他們對朝廷的忠誠,並不如江策以為的那麼堅定。
更有那走遍許多州府目睹百姓過的是何種日子的人,在來到北地後對照不一樣的情景,心中的信念也在動搖,雖然口頭上並沒有說什麼,只談詩文,莫談國事。
大比的策論,徐敏慶的文章經眾人一致商定,最終得到了第三名的成績,由於文章早已公開並廣為流傳開來,對於這一結果並沒有太多人持有異議,甚至就因為他的年齡和無功名負身,評審的人將他的名次稍稍挪後了一些。
大比結果出來後,徐敏慶便被王府授了官,作為四公子近身的中書舍人,如今早已成為四公子左右手的路大人,當年也是從這個位置上做起的,因而人人都知道,王府和四公子是極為看重徐敏慶的,他日高官厚祿不愁。
許多人對徐敏慶的生平津津樂道,又對他的際遇羨慕不已。雖說徐北在文官眼中名聲不怎樣,可有一點再瞧不上他的文官也不得不承認,徐敏慶能有今日的成就,離不開這位兄長的幫扶。
人們對徐氏夫婦沒供親子進學反而對養子極力栽培大加稱頌,徐氏夫婦去後,又是徐北這位長兄一力擔起撫養弟弟的擔子,誰不讚一聲徐氏一門都是忠厚積善之家。
徐北聽到外面的那些傳說嗤笑了一聲,頂著“忠厚積善”四字,他渾身發毛,誰給搞出來的說法,他找人算賬去。
這幾日出門,碰到那些文官,以前對他沒有好臉色的,現在居然對他露出了笑臉,尤其是年長於他的官員對他露出可稱之為“和藹”的笑容,讓他恨不得離那些人越遠越好,他寧願這些人對他繼續橫眉怒目,實在不習慣態度的驟然大逆轉。
就在徐北關緊門戶時,王府又傳來了新的任命,徐北升官了!
徐敏慶身世曝光的熱議還沒減弱下去,又傳來徐北升官的訊息,將許多不看好他的人炸暈了,怎麼可能,王府和四公子怎可能重用這麼一個莽夫,別以為他們不知道,許多文書和摺子都是由他身邊的人代寫的,一天學堂沒進過的人指望他能認識多少字?可有人親眼目睹過,徐北連筆都抓不穩的。
徐北會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們,那軟趴趴的毛筆,還真不如他的炭筆使得暢快。
徐北三級跳,一躍成為王府轄下的五品官員,這讓剛剛因徐敏慶這少年才子而對他升起好感的文官們,又發生了譁然,徐北無功又沒有太多的資歷,如何就能擔得了這麼大的福份,他們哪一個不是一級級地往上爬的,就徐北特殊?
“王爺,”北地的老臣在蕭王爺面前痛陳:“那小子何德何能擔當大任,何況他身上又沒有戰功,貿貿然提拔上去讓人如何信服!”升官速度快的當然有,有那戰功赫赫的少年將士,一步三級跳,實打實的功勞無人可以否認,可徐北這個粗人卻不是從戰場上爬起來的。
蕭王爺也委曲得很,他都覺得現在給徐北的還嫌太少了,看吧,不過稍微提拔了一下,下面就哭喊成一片,看人家徐北小子都沒鬧呢,他可比旁人更有理由叫屈呢。
蕭王爺抹了把臉正色說:“徐北並非無功,相反,他的功勞極大。”
老臣抬頭看向王爺,驚訝道:“就憑互市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