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跨海遠征的難度,要是真那麼容易,歷朝歷代就都用不著傾盡全力開運河了,當年元朝跨海遠征的結果可就在不遠,他們的遠征距離還沒從長江口到海河口遠呢,從高麗的艦隊不過跨海遠征幾百裡,就已經落得失敗告終,何況朱元璋得跨海遠征兩千多里。而且元朝的對手倭國人弱得不值一提,但朱元璋跨海遠征大都需要面對的是這個時代幾乎最堅固的要塞,還有蒙古最精銳的軍隊,兩人沒有誰認為他會成功的,都把這當做他的垂死掙扎而已。
在常遇春率領吳軍被張定邊擊敗之後,陳友諒和張士誠就已經預設朱元璋出局了。
“對,單艦靠岸,難道這時候你還怕岸上有人抵抗嗎?”
廖永忠說道。
好吧,的確沒有抵抗的了。
就在各艘戰艦分開掃蕩海上殘餘倭寇的時候,廖永忠的旗艦駛入蓬萊刀魚寨,在這座北宋最大的海軍基地碼頭上,蓬萊地方官員和士紳及數萬百姓已經擺出鑼鼓相迎,朱元璋的軍隊正式踏上黃河以北的土地,開始進軍大都的征程。
第八一九章 向著宏圖霸業的衝刺
廖永忠光復登萊後,並沒有繼續向前……
他本來就是到此為止。
五千軍隊幹不了什麼,哪怕是燧發槍兵,能做的也僅僅就是控制登萊寧海等州而已,就連繼續向前進軍淄青等地都做不到,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前鋒,來這裡建立一個跳板而已,就連打倭寇都屬於意外。徐達和常遇春為正副統帥的吳國北伐軍總兵力達五萬,這支大軍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分批運送至登萊,然後再從這裡開始第二次跨海遠征登陸海津也就是天津。
而廖永忠的任務就是為他們準備足夠數量的平底船。
他的戰艦是進不了海河的。
雖然楊豐在設計之初理論上是可以讓它們進入海河,但實際上至少在一年的絕大多數時間裡都進不了,甚至就連渤海灣沿岸絕大多數地方都無法直達,無論海河口還是遼河口,全都是泥沙淤積的淺灘。這些船吃水雖淺,但也都達到了三米一級,也就是汛期能夠乘著潮水越過河口然後上行一小段,在控制沿線的情況下應急進入一下可以,但拿它們運輸大軍進攻,那就過於冒險了。所以必須換平底的沙船,這也是必須在登萊做中轉的原因,當然,另外也是休整士兵,畢竟至少半個月的海上漂泊後,除非專門幹這個的,否則那些士兵很難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從登萊啟程就無所謂了。
如果順風的話也就是最多兩三天的航程。
而且還是用平底沙船,如果是這些新式戰艦順風也就一天航程。
所以無論徵集民船也好,在登萊各地利用民間木料緊急製造也罷,總之廖永忠必須全力以赴解決這個問題,好在這些都不難,實際上這一帶沿海較大的漁船和商船都可以使用,而作為當年北宋最大的海軍基地,蓬萊一帶同樣也有一定的造船能力,甚至他還俘虜了不少海盜船,這些海盜船多數也都是平底。
總之他以極快速度完成部分準備工作。
而在這期間從南方北上的北伐軍和所需物資也在源源不斷到達,甚至部分南方的平底沙船也開始北上,這些南方的平底沙船運兵不太敢,畢竟元朝用這些船海運糧食始終維持一定的損失率,從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幾都有過,要真用這個運兵的話,還是有些太冒險了,但用它們運輸糧食是可以的。
朱元璋就這樣開始準備他最後的衝刺。
陳友諒和張士誠立刻警惕起來。
很顯然情況有些不妙。
這好像是鷸蚌相爭然後漁翁得利啊!他們在臨清這個點上拼死拼活就算開啟通道,最終還是少不了要過海津這個點,如果在這期間朱元璋的艦隊從蓬萊突襲並佔領海津,那麼他們之前所有的優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