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的墨汁。
“好了……”
蕭山吁了口氣,立即把硯臺託了過來,小心翼翼放下。
“你們呀,這樣的行徑和無賴有什麼區別。”周老無奈一笑,事到如今,再埋怨也沒用,他乾脆拿起了俞飛白中的筆,手指微微捏了下毫鋒,就搖頭說道:“換一支兼毫過來。”
“來了!”
俞飛白眼明手快,一個轉身,手裡就多出了一支兼毫毛筆。
此時,周老拿了筆,稍微沉吟之後,稍微提了提衣袖,就執筆蘸墨,又硯田上舐了一舐,然後懸空凝滯,隨之落在長卷空白的地方書寫起來……(未完待續)
第395章 壽山田白石
周老執筆揮毫,眾人在旁邊觀看,只見他動作好像行雲流水一樣流暢,一個個文字就在長卷上面浮現。!每個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遊絲的痕跡。
大家靜靜的觀望,不敢發出聲音,害怕打擾了周老。
好久之後,周老才收了筆,長長吐了口氣之後,抹了抹額頭上的細微汗漬,半是開心,半是感嘆道:“老了,精力不濟,只能寫這麼多了。”
“周老,您歇一歇,喝口茶。”王觀連忙遞上杯子。
“嗯。”
周老接過杯子,抿了口溫茶之後,微笑示意道:“你們看看吧,人老了,也難免有疏忽的地方,幫我挑一挑毛病。”
“周老,您是老而彌堅,只會心思鎮密,怎麼可能疏忽。”俞飛白笑著說道,第一個走近桌子低頭打量起來。其他人也不遲疑,紛紛圍了上去觀賞。
乍看之下,只見留白的地方已經寫滿了文字。當然,文字滿了,卻不是顯得擁擠不堪,反而給人一種錯落有致的的感覺。
佈局上字距緊壓,行距拉開,跌撲縱躍,蒼勁多姿。筆洗線條偏細長,有點兒宋徽宗瘦金體的風韻,但是書風輕重適宜,濃淡相間,又有些趙孟翔的意味。不管怎麼說,周老的書法儘管稱不上名家大師,但是也屬於上乘的水平了。
欣賞了書法之後,再觀看其中的內容,無非是闡述了王觀揀漏的事情,再敘述自己是怎麼分析研究,再評點幾篇字帖的風格特點,得出這是蔡京手稿的結論。
另外,再感嘆兩句,手稿多麼彌足珍貴,最後附上週老本名。一篇題跋新鮮出爐,只要鈴蓋上週老本人的印章,就算是大功告成。
在眾人觀看題跋的時候,周老也回返書房,把自己的私人印章拿了出來。在他開啟印章盒子的時候,王觀看了一眼,發現盒中存放了四五枚大小規格不一的印章。
印章,印章,在古代的話,印和章是區分的。印是權力的象徵,代表了官職,但是章是指私人身份,就是所謂的閒章。也就是說,章是文人風雅的產物。銘刻文人的字號,堂號,或者是比較喜歡,或者是意味深長的一些文字。
不管怎麼說,印章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嚴格的鈴蓋制度。比如說蓋在什麼地方,蓋多少個印文,都是有講究的。
這個時候,周老把自己的印章拿來,先挑了一塊略大的在鮮紅的印泥料上蹭了蹭,然後手腕一壓,印面穩穩的按在題跋的落款下文。
用力按壓幾秒鐘之後,周老這才輕輕的把印章提了上來,只見題跋的下方多了一枚鈴印,古拙意趣的易之兩字,十分的清晰明顯。不言自喻,這是周老的本名印章。
隨後,周老又取了另外一枚更大的印章。這個時候,不是蓋在題跋的下文了,而是在字帖的銜接位置,反正就是有留空的地方,輕輕一壓按,又留下了一個鈴文。
“把卷即看山!”
這是鑑賞的銘刻,說明周老看了這些字帖才動的筆,不是隨便題跋的。
然而,這時周老又換了一枚略小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