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8部分

桌面。就在這一瞬間,其他三人紛紛看了過去,只見桌子上擱了一個十分精巧的竹筒狀小香爐。

當然,這肯定不是重點,重點是香爐的身上好像十分殘缺,表面上有大小不一,好像層層疊疊一般的蛛網狀裂紋。然而在看見這些網狀裂紋的一剎那,皮求是三人再也無法淡定,不僅是眼睛瞳孔收縮起來,連鼻息也粗重了幾分。

“哥窯!”

好半響三人才反應過來,不約而同伸手過去。三隻手在空中相遇,卻紛紛停了下來,也不是禮讓,而是害怕在相互搶奪的過程中使得香爐磕碰壞了,那麼他們可賠不起。

哥窯,那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它的特徵十分明顯,那就是大大小小的開片。

這些開片有金絲鐵線之稱,其中大開片中套著小開片,大開片顏色發黑閃藍,稱鐵線,小開片顏色發金黃,稱金絲。這種特殊的風格,十分符合世人的審美觀。

當然,這裡所說的審美觀,自然是殘缺之美。

這種殘缺的出現,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某個陶工不小心放錯了釉料,然後在燒造的過程中就出現了許多的裂片,一窯瓷器自然燒廢了。

不過既然已經鑄成大錯,也沒有挽回的餘地,那麼幹脆將錯就錯。反正燒成的瓷器只是表面開裂而已,內部還比較結實,一樣可以將就使用,所以乾脆拿到市場上低價甩售……

然後奇蹟發生了,相對品相完好的瓷器來說,這種有開片的瓷器無疑是非常新奇的東西。無論古今,人總是有獵奇的心態,反而瓷器價錢也不貴,乾脆買一個回去。

這樣一來,那些開片的瓷器自然在短短的時間內銷售一空。

見此情形,陶工再遲鈍也應該明白髮財的機會來了,然後回去潛心研究瓷器開片的原理,慢慢的終於形成了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瓷……

以上純粹王觀揣測,不過也比較靠譜,至少很符合市場發展規律。估計就算是當初開創性發明哥窯瓷器的人,也不會料到這種形制的瓷器在後世會那麼受歡迎。

從北宋開始,一直到後面的南宋、元、明、清,也包括了現代,世人從來沒有淡忘對於哥窯瓷器的追求,仿品自然也是屢見不鮮。

至於真品,絕對是可遇而不可求。反正根據統計,真品哥窯瓷器十分稀少,全世界大約有一百餘件,遠少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而且在國際拍賣市場上,每出現一件,一般成交價都在百萬美元以上。

統計數量什麼的,大家可以忽略不計。畢竟類似這種珍貴物品,不管是什麼人得到了,一般會秘而不宣,自然不可能統計出準確的數字,只能說是有一件算一件。

不過,也可以肯定,現在古玩市場上出現的哥窯瓷器,百分之95以上都是現代仿品。另外的百分之4。9999是元明清的仿品,只剩下百分之0。0001有可能是真品。

當然,只是有可能而已,誰也不敢確保這個機率的正確性。

所以皮求是三人在驚喜交集之後,也慢慢的恢復了冷靜,開始琢磨著眼前這件哥窯筆筒狀小香爐到底是真是假,又或許是仿品……(未完待續。)

第641章 病態與天趣

ps: 第二更了,還有月票麼?再投幾票行不行,求支援。

“所謂長者為先……”就在這時,老孟笑呵呵道:“不好意思了兩位,我的年紀比較大,你們就禮讓一下大哥,讓我看看吧。”

說話之間,老孟不客氣拍開另外兩人的手,徑直把筆筒狀的小香爐拿了起來觀賞。

“你怎麼不提孔融讓梨!”沙慶豐嘀咕了下,也湊近觀看起來。

乍看之下,無論是香爐內外,都有開片的存在,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充滿哥窯風格的瓷器。之所以說是充滿了哥窯風格,因為在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