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沒錯,我的孩子。這是作為一個職業演奏家立身的根本。在開始職業演奏家道路的時候,的確應該從這一點出發。”
“但是有一點你可能忘記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樂譜,它本身並不能完美地記錄創作者所有的想法。”
“那麼,你又如何保證你所演繹出來的音樂就是作曲家設想的呢?”
“無論是哪一位演奏家。都沒有辦法來保證這一點,哪怕他是被大家公認的xxx的演繹權威。”
“這是一個死結!在當前的樂譜記錄體系下無法解開的死結!”
大師的這一段話猶如一道閃電,一下子劈開了葉梓眼前重重的迷霧。
這一段話,說得太tm正確了!
眾所周知,目前在世界範圍內的記譜法當中,五線譜已經是公認最完善的一種記譜體系了。但是它的缺陷,從五線譜發明至今就是始終存在的。
五線譜以高音譜表和低音譜表同時存在的這種形式,比較完美的解決了大編制樂隊的記譜難題。它可以用總譜的方式記錄下樂隊的整體目標,也可以用樂器分譜的方式記錄下對於各種樂器不同的要求。
這的確是先進而又完善的記譜方式,比起華夏以前所用的工尺譜和現在用的簡譜,都要方便許多,而且一目瞭然。
世界上其他地區也有一些他們特有的記譜方式,系統性和好用性都比不過體系已經相當完善的五線譜。
這是五線譜能夠通行世界範圍的優點所在。對於作曲家來說,什麼樣的記譜方式是最好的?方便好用這一點肯定是要排在第一條的,而五線譜在這方面可以完敗所有的對手。
但是五線譜是不是就完美無缺了呢?
當然不是。
它有很大的缺陷,但是這些缺陷同樣也是其它記譜法共有的,所以五線譜仍然可以大殺四方毫無敵手。
什麼缺陷?
速度、力度記號和表情術語,最主要的就是那些表情術語。
作曲家創作出一段音樂,它肯定包涵這幾個方面:旋律、和聲、輕響、快慢以及作曲家需要表達的情緒、思想、感觸等等。
旋律與和聲的記錄沒有任何問題。
在這一點上,華夏的工尺譜晦澀難懂,已經早就不用了。簡譜很直觀也很方便,上手非常容易。但是簡譜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它是用首調唱名法來進行記錄的,碰到大量的轉調、臨時升降調之類的問題,那就需要極快的反應速度才能應付過來。五線譜本身是一種圖形模式,沒有首調和固定調這樣的區別,一旦熟悉之後只要根據樂譜記錄的音符來演唱或是演奏就是了,不用翻來覆去的折騰。
這一點,它就勝過了簡譜。
到了快慢上面,各種記譜法其實就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對於作曲家來說,樂曲的快慢並不是一個完全恆定的速度,不是那種機械的勻速,而是應該隨著情緒變化而變化,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但是這樣一來,作曲家要想在樂譜上完整地記錄下自己的全部想法,那就顯然無法做到。如果每隔一兩個小節就標記一下自己需要的速度記號,那演奏家就將完全無所適從。
所以各種記譜法都是做了折中處理,以一整段的平均速度來做標記,讓演奏家有個基本的依照。
在這方面,五線譜也有優勢,它的速度標記就是模糊處理的。比如急板是一百三十的速度,演奏家處理成一百二十六、一百二十七也可以,再快一點處理成一百三十一、一百三十二也沒錯。這就讓作曲家和演奏家都找到了相對可靠的記譜和演奏方法,不會出現大的偏差。
力度記號跟速度記號的問題相差不大,都是同樣的難點,五線譜也是用了類似的解決方法。
但是到了表情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