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但即便擁有再多的衣服,也無法取代她選擇紙娃娃的服飾進行搭配的快樂。
可不要小瞧“選擇”這個詞,畢竟,時尚就是選擇服裝來表達自我,只有當有多種服裝可供選擇時,這種形式的自我表達才能實現。
在南希自己身上,透過選擇服飾來表達自我就變得困難起來,她確信自己的素顏並沒有辦法支撐那麼華美的衣裙。
美麗的衣服會襯托美麗的人,然而相貌平平的人穿上繁複的美麗裙子,只會被反襯得更加灰頭土臉,但凡穿上精緻的服飾,她是一定要化妝的。
而一旦化妝,就意味著穿脫衣裙變成一個複雜的問題,她需要在不弄花妝的前提下換衣,同時要注意避免衣服沾染臉上的粉末,以免讓本已難以清洗的衣物死角更難處理,和男士們一樣,她也厭倦一天換三套衣服的繁瑣過程。
況且她的身材,也不會像紙片人那樣纖細窈窕,她只能儘可能地選擇那些能遮掩身材缺陷的服裝,對那些會凸顯缺陷的衣服敬而遠之,不管她心裡再怎麼喜歡。
紙娃娃不會有這樣的顧慮,無論什麼衣服、包包和帽子,她都能完美地駕馭,她就像一個專業的模特,能夠將服飾本身的特點盡情展現出來。
不管什麼時候看,南希都非常佩服設計這種紙娃娃的人,同樣的彩色印刷技術,有的人印在雜誌上,有的人就能想到印在卡牌上,印在紙上,剪開來,用來搭配各種服裝。
或許做布娃娃的人也想到了搭配服裝的賣點,但紙娃娃明顯更便宜,而且,有一點差異不得不提,那就是布娃娃大多是嬰兒形象,因為一個家庭需要孩子們照顧弟弟妹妹,嬰兒樣式的布娃娃充當著被照顧的角色,激發女孩的母性,讓孩子們扮演她們的媽媽。
紙娃娃卻是一個縮小的少女形象,她可以一套接一套地換著各式衣服,成為女孩們理想中的自己,成為她們自我投射的載體。
為什麼她就想不到這樣的辦法呢?
“母親,”一旁看書的女兒好奇地湊過來,“這是什麼?”
南希驀地有點慚愧,好像一把年紀了還喜歡這種小玩具不太符合一個母親的身份。
“一個可以換衣服的娃娃,”她儘量簡短地解釋道,“你要試試嗎?”
“我可以嗎?”女兒躍躍欲試,她這才意識到,由於上流社會所謂“理性休閒”的倡導,她們已經很久沒有玩過類似的小玩意了。
“為什麼不行呢?”南希反問道,給紙娃娃換衣服至少可以培養審美,這也算得上是“理性休閒”了。
況且,艾琳娜在設計和指導別人畫紙娃娃衣服的時候,也動用了一些小巧思,比如說那條淺黃色的碎花連衣裙,裙身點綴紅色的小花,格外清新自然。
事實上,這時候的服裝大多喜歡純色的連衣裙,最多在花邊和緞帶上使用第二種顏色。受到女王的影響,流行的大都是黑色、深棕、酒紅這些較深的顏色,以及條紋和斜紋圖案,顯得莊重又高貴。
南希就很喜歡這樣的小碎花,儘管她的朋友都認為這隻適合在鄉下度假時穿。
“要不做條這樣的裙子吧,”她想,“不知道有沒有類似的布料。”
成衣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才開始廣泛銷售,在此之前,如果不是在家自己縫製,就需要由裁縫來製作衣物,因此,人們一般會購買布料,而不是像現代一樣直接買成衣。
工業革命讓盧恩頓的棉紡、織布和印花布能夠大規模生產,也因此使縫製服裝的成本降低,至少中產階級能夠買得起她們想要的衣服,甚至還可以選擇製作什麼樣的衣服。要知道,在這之前,衣服可是很昂貴的,貴族們為表示仁慈,會賞給僕人他們的舊衣,哪怕拿去賣掉也能獲得一小筆收入。
她所居住的梅菲爾區正好有一條薩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