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銘淇還邊抽邊讓池三幫自己捲菸。
池三武功不行,但是腦子夠用,手腳也靈快,馬上學會了方法,兩個人的速度飛快的捲起煙來。
可惜羅烈送的菸葉不多,也就是一斤多的樣子,
柳銘淇和池三隻做了大約不到五百支,質量還有點參差不齊。
本來標準香菸是八十四毫米,但其中十九毫米是過濾嘴,香菸本身長度只有六十九毫米。
在沒辦法用上過濾嘴來騙消費者的錢之前,柳銘淇只能選擇增加香菸的長度,來達到視覺上的美觀。
不然抽每支菸都像是在抽菸屁股,多麼丟份兒啊。
所以本來一克便能卷好一杆煙的,放在柳銘淇這個便成了一點五克左右。
弄完之後,柳銘淇還教池三做了簡易的軟煙盒,一盒煙二十支,標準的現代配置,就差在煙盒上面寫上商標了。
等到所有工序做好,看到擺放得整齊的二十多盒軟煙,柳銘淇忍不住敲擊煙盒,熟練的彈出一杆煙,點火抽了起來。
我此時抽的不是香菸,而是鄉愁。
少年這麼想道。
旁邊的池三看得卻是眼睛一亮。
殿下拿煙點菸的姿勢,可真的是有點英氣逼人啊!
有著這樣的感悟,池三在離開的時候,還帶了兩包煙走。
柳銘淇不知道他是不是要去花樓對小姐姐裝比,拿著煙盒把玩的他,忽然想起了另一個問題。
用火摺子電影,好像比格不高啊。
點菸就是最酷的環節之一。
要一開始便讓人們覺得很酷,香菸這才有讓人想要抽的慾望。
打火機點菸最方便,可是卻差了點意思。
巧了。
最酷的方法卻是非常原始的——火柴點菸!
但是火柴在這個時代是沒有的,有的只是粗略版火柴的“發燭”。
可發燭卻完全沒有火柴那麼簡單好用,因為它還需要火摺子來引燃,不能獨立的存在使用。
沒有過濾提純的汽油,我現在造不出打火機,那我還做不了火柴嗎?
這豈不是侮辱一個化學博士的多年寒窗苦讀?
……
注:陶宗儀《輟耕錄》載:“(南宋)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鎔磺塗木片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焠兒。蓋以發火及代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