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利益)壓迫人民幣升值的動力——“貿易順差說”——一個國家有貿易順差,說明本幣就應該升值;順差越大升值的速度越快;順差積累的越多升值的幅度越大。不過這個學說有個最基本的條件,注意!這個條件是“市場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但中國目前還不完全具備這個背景,因為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
其次人民幣不知道怎麼“升”,人民幣升值的政治圖謀已昭然若揭,可笑的是:西方逼人民幣升值,怎麼升,升到哪個位置才令他們滿意?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話題。
一般的理解,西方國家所要求的人民幣升值就是由目前官方匯率:1升到平價購買力2:1的這個程序。
平價購買力是個什麼概念呢?這個2:1是哪來的呢?平價購買力是由比較而產生的概念,即用相當的收入與相當的生活感受做比較而得出的資料。
比如:美國人在洛杉磯3000美元和中國人在大連3000元人民幣的生活感受是大致相同的,這時的所謂平價購買力美元兌人民幣就是1:1。同理可推,在法國馬賽的2000歐元和中國哈爾濱的2000元人民幣生活感受相當,於是這平價購買力歐元兌人民幣也是1:1。
注意,矛盾出現了:這會導致歐元兌美元還是1:1,而現在實際上是約:1啊!日本人在東京80萬日元和中國人在北京4000元人民幣感受相同,折算下來,豈不是1美元兌換200日元了(現在的匯率是1:90)?這樣的推演,就會延伸出重重矛盾啊,顯然平價購買力不能成為匯率資料的計算的依據。
2008人民幣實際匯率和2大著名金融機構的人民幣購買力平價匯率(2008年出口商品換14285億美元) 機構 購買力平價匯率 元/美元 實際匯率 元/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世界銀行
當然,事實上並不妨礙西方國家普遍認定這個方式。人民幣兌美元有“1:1說”一直到“4:1說”筆者取了箇中間值“2:1說”。
結論:對西方而言,人民幣升值問題,本質上是一場政治鬥爭,因為在經濟上這無理可據!
那中國為什麼不願升值呢?懼怕什麼呢?怕GDP增長變緩、怕影響出口就業、怕潛伏在國內的熱錢獲利而出逃?怕變成“廣場協議”後的日本和後來所謂日本經濟“失去的十年”?
筆者認為都不是。
出口貿易部門有龐大的利潤空間:層層的貿易公司、皮包公司,夾在國內生產廠家和國外零售商之間的現象,本身就清晰的說明了這個行業高額的貿易利潤的存在!如果利用匯率升值產生的“壓迫力”而驅趕走這些“食利者”,升值豈不是見好事?
1。1 人民幣升值的煩惱(2)
如果將出口退稅真正直補給生產廠家,人民幣升值哪裡會可能造成大量的所謂失業現象?簡直是“健康茁壯成長”!
至於熱錢,這說法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一個資本專案嚴格管制,一個技術上強制結匯,一個金融系統被政府嚴密管控的國家,怎麼會出現“大量的熱錢問題”呢?“熱錢”的概念早已被偷換。
那個“日元升值”問題,完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
就拿日元升值而導致所謂的日本經濟失去十年這個現象簡單回顧和分析一下,就可以明白筆者所說的“日元升值”與“人民幣升值”沒有可比性。
首先,1985年時日元已經是國際貨幣了,它可以自由的走出國門,可是現在的人民幣遠遠不具備這個條件。
其次,日本雖然也是出口導向型經濟,但當時日本出口的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