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騰汽車集團的卡車業務基礎底子是併購華菱,客車業務的基礎底子來自於併購淮汽,然後就是從國內各大車企挖人,從海外挖技術團隊,聯合荷蘭daf收購俄羅斯的卡瑪斯卡車公司,籍此和daf結盟。
2009年以後,華騰汽車集團在卡車和客車業務上,已經逐步選擇和斯堪尼亞公司合作。
總體來講,華騰汽車目前的輕重卡業務和大中型客車業務都能在國內躋身前三,但也都是第三,不惜資本的溢價50%併購斯堪尼亞這種公路之王,讓大眾集團和man集團狠賺一票,期望其實是很高的。
徐騰當時也答應斯堪尼亞,不干預斯堪尼亞公司的運營,不空降ceo,但他並沒有說,允許斯堪尼亞完全獨立運營,至少在營銷體系上,要和華騰汽車集團整合。
這一點對奧迪也是一樣。
奧迪這邊整合的很好,畢竟奧迪過去也主要依賴大眾集團的營銷體系,而斯堪尼亞這邊的整合就很困難,花了幾個月底時間反覆溝通,還是沒有任何進展。
斯堪尼亞公司現在的想法就是要在中國市場單獨設廠,單獨生產和銷售,只將老舊車型和技術平臺拿給華騰汽車集團。
這不是神經病嘛。
徐騰講真話,他當初在瑞典和斯堪尼亞公司的高管層會談時,真沒看出來,這幫人腦子有屎,斯堪尼亞公司給出來的技術平臺還是94年設計的,華騰汽車集團自身的水準都不限於此,要這套東西有什麼用?
在中國市場,你將生產和銷售交給母公司直接負責,肯定對業績有更大的推進效果。
斯堪尼亞的高管層對此難道不清楚嗎?
人吶,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都一樣,都還是比較自私的。
對斯堪尼亞公司來說,他們是怕完全整合之後,車型都被華騰汽車的卡車和客車業務吸收,自身賴以生存的品牌慢慢被淡化,徹底淪為華騰汽車集團在瑞典的分公司,最後甚至是消失,只剩下在瑞典的銷售部門。
他們就沒有想過,華騰汽車集團持有斯堪尼亞公司95%的股權,他們堅持的決定並沒有將母公司和大股東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更在意自身的飯碗。
客觀來說,斯堪尼亞公司的卡車和客車業務,口碑真的好,價位也真的高,在歐洲、美國、中國三大車市的銷量都不怎麼樣。
這基本就是卡車界的跑車,客車界的賓利,大家知道你的東西好,但是真的消費不起啊。
徐騰為了斯堪尼亞公司的事,也反覆溝通了幾個月,效果基本全無,他還有必要再浪費時間嗎,按照他的意思,先儘量維持技術合作,等幾年有其他公司願意接盤,華銀財團也能拿下其他相對更適合新合作方,那就直接賣掉止損。
陳志辛對此一直不表態,不支援,也不反對,因為他要退休了,即使不退休,其實也沒什麼好辦法。
施泰德畢竟是新領導,想法比較多,而且也是花了35億歐元的大併購,捨不得,還想再試一試,準備親自去一趟瑞典,順道和大眾集團談一談技術聯盟的事。
施泰德是華騰汽車集團的新ceo,既然他要這麼做,也有一個新的談判方案,徐騰不方便再說什麼,就同意他再努力一次。
徐騰自己的觀點不變,時間比錢重要,35億歐元併購,30億歐元賣掉也無所謂,不能因噎廢食,耽誤了整個華騰汽車集團的大戰略,那就不是5億歐元的損失能彌補的。
所有的事情都談完,時間已經是傍晚。
徐騰看一下時間,今天就算是這麼過去了,一分鐘的空閒都沒有,還好晚上是肯定沒什麼事了,可以安靜看一些最近必須要看的資料。
他剛這麼想,韓黛就從樓下的公司總部傳了簡訊過來,說是海鴻集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