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這些人的信仰,事實上是帶著功利目的的。或者說中國人對於神佛的信仰,本身就充滿了功利的色彩。你保佑我了,那我自然是誠心供奉,哪天覺得你不保佑我,那麼立即翻臉大罵也是常有的事情。
大部分人是偽信徒,真正信仰宗教的人,估計很少很少。
反正這些大老闆是偽信徒無疑,他們的信仰自然也比較功利。要麼是希望佛陀庇護自己生意興隆、身體健康、多子多也,要麼是尋求心靈的解脫,達到暫時避世的目的。
宗教信仰的本質,就是逃避現實嘛。
不過不同的教派,幫人逃避現實的手段也比較繁多。最常見的自然是誦經、**,舉行儀式什麼的,不然就是畫符、吃齋、練拳。反正宗派那麼多,“神通”更是不少,總有一個適合自己。所以只要方法管用,再不入流的小門派,也不愁沒有信徒的供養。
然而,現在這些人卻發現,金絲玉帛的效用好像非常強大。他們凝神注視絲帛上的佛陀片刻工夫,就感覺到心裡的煩惱、憂愁逐漸的平息了。
神通神通,或許就是心神通達的意思。顯然金絲玉帛就具備了這樣的“神通”,也難怪這些大老闆表現得那樣激動熱切。畢竟他們也有見廟燒香、逢寺拜佛的習慣。這些年來走南闖北,也拜過不少大師真人,可以稱得上是身經百戰,久經考驗。
一般的“神通”,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明顯作用了。就是這個原因,他們才明白金絲玉帛的可貴。如果哪天心情糟糕,煩躁不安,也不需要大師真人開導,只需要跪坐在金絲玉帛的旁邊,認真仔細的參佛,再誦讀一兩段經文,估計心境就自然平和了。
這就是有信仰和沒信仰之間的差距,王觀打量金絲玉帛的時候,注意和感嘆的是東西的工藝水平,但是半山和尚和這些大老闆,卻是從信仰修行的角度出發,得到的結論自然不同。所以東西在王觀手中,完全就是暴殄天物,而擱在半山和尚這裡,那才叫相得益彰。
事實就是這樣,在察覺金絲玉帛“神通”的一瞬間,一些大老闆就決定了,不管半山和尚的水平怎麼樣,他們都打算成為半山寺的忠實顧客,或者說虔誠的信徒。
不過再虔誠的信仰,也改變不了大老闆們生意人精明的本色,一些人心中覺得擁有兩件佛門至寶的半山寺,想不興旺發達都難。
一時之間,許多人開始明白唐氏集團為什麼敢接手山寺腳下的專案了,甚至有個別人已經在考慮,要不要盤下附近的地坐等升值……(未完待續。。)
第755章 六代祖師顯靈了?
ps: 月中了,又是新一輪求月票熱潮,請大家多多支援。
就在一些大老闆心中盤算之時,半山和尚微笑道:“貧僧準備在法堂開壇**,如果諸位施主有意,不妨過去聆聽。”
這些大老闆一聽,怎麼可能拒絕,紛紛點頭答應下來。隨之他們一邊戀戀不捨地回頭觀望金絲玉帛,一邊隨著半山和尚出了方丈室。
“來日方長,以後再來……”
帶著這樣的想法,眾人慢慢的來到了法堂。
法堂位於大雄寶殿之後,是高僧演說佛法的地方。據說佛陀在世之時,為了給眾生演說佛法,特意建立了法堂,專門用以傳播佛教。
一般的寺院,已經很少設立法堂了,主要是在大雄寶殿誦讀經書或舉行佛教儀式。但是誰叫當初建造寺院的大老闆錢多呢,不僅修建了法堂,另外還有照堂、經堂和講堂。
其實這四堂的功能已經重合了,根本沒有必要建那麼多,不過那個大老闆當時肯定是覺得錢多燒手了,才把四堂全部建全。當然也真別說,四堂整齊相對,建築又十分美觀,確實充滿了大寺院的氣派。
另外寺院建築本身又是用古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