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她們家小姐福大命大,才算是平安地回到了陳留。後來蔡邕被董卓徵召,不得以才入洛陽為官,輾轉回來了長安,可未曾想到董卓被殺,蔡邕獲罪下獄,全家亦被誅連,也幸虧劉澤的及時出現才得以保全。
劉澤聽了不禁是唏噓長嘆,蔡琰明知世道艱難,卻毅然決然地離開衛家,可見衛家對她的傷害有多重,在衛家一年多時間,蔡琰承受了多大的委屈和苦楚,劉澤雖然不得而知,但他依然被蔡琰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暗暗的發誓,用盡畢生之力去保護她,決不讓她再受一丁點的傷害。
“琰兒,跟我來。”劉澤在她的耳邊低語道,蔡琰微微一愕,劉澤沒有再多說什麼,緊緊地拉著她的皓腕,下得高坡,徑直來到蔡邕的面前。
蔡邕正在黃河邊瞭望渡船,卻見劉澤與蔡琰攜手而至,不禁愕然,還未等他開口,劉澤徑直地跪在了他的面前,蔡琰被他拉著手腕,也不由自主地跪了下來。蔡邕更是大惑不解,道:“你們……這是何意?”
劉澤鄭重地道:“老師,弟子對琰兒師妹傾慕有嘉,願娶琰兒師妹為妻,誓用一生來保護於她,絕不再讓她受一絲的委屈和傷害,求老師成全。”
蔡邕愣住了,他搞不清劉澤這唱得是那一出。雖然說漢代的女人不太看重名節,寡…婦再嫁也是常事,但基本上是為男人續絃的,很少會有男人初婚選擇寡…婦做正妻的,尤其是有名聲有地位的男子,通常會選擇名門閨媛的嫡女來做正妻,身份地位才相配,比如現在的劉澤,漢室貴胄,秩二千石,真正的鑽石王老五,可他居然要求娶孀居的蔡琰為妻,如何不令蔡邕驚訝。
“潤德,你這是……”
“請老師原諒弟子的唐突,早在洛陽之時,弟子就對琰兒師妹暗生情愫,只嘆世事變幻造化弄人,讓琰兒師妹吃了這麼些年的苦,弟子思量了許久,才斗膽向老師求親,望老師恩准。”
蔡邕似有所悟,難道當年蔡琰執意不肯嫁入衛家是劉澤的緣故,難道兩人早已是心心相許暗傳秋波?蔡邕將蔡琰自幼視做掌上明珠,愛憐之至,在她遠嫁河東衛家這件事上,蔡邕滿懷愧咎,正是自己的武斷造成了蔡琰的婚姻悲劇。但他萬萬沒想到,蔡琰竟然同劉澤有私情,他不禁有些懊惱,當年自己真是失察呀!但話又說回來了,即使當年知曉了兩人的關係,即使劉澤是他極為器重的弟子,自己可能會毀掉和衛家的婚約成全他們嗎?對於極重禮法的蔡邕而言,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但今時今日,昔日的門下弟子如今已貴為一方諸侯,再來求娶蔡琰已不是高攀,可以用施捨二字來形容,蔡邕幾乎找不出理由來拒絕,當然他再不想拒絕,無論樣貌人品出身地位,這樣的女婿可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呀。
“琰兒,你的意思呢?”不過蔡邕還是先想聽一下蔡琰的意見。
蔡琰滿臉的羞紅,垂首低低地道:“但憑爹爹做主。”
這做主二字在蔡邕聽來卻是格外的刺耳,當年他的強行做主,讓蔡琰經歷了這場不幸的婚姻,讓她承受了無盡的痛苦,所以在蔡琰再嫁的問題上蔡邕是慎之又慎。雖然這幾年求娶蔡琰的人踏破了門檻,有達官貴人也有名流儒士,但清一色的都是想續絃的,心如止水的蔡琰沒有點頭,蔡邕也自然不敢強行做主,這一耽擱便是五六年。蔡邕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只盼著在他的有生之年可以為蔡琰找到一個好的歸宿,了結掉平生夙願。
就在這個時候,劉澤出現了,不光是做為救命恩人,而且他對蔡琰一往情深,就連蔡琰也預設了,蔡邕似乎沒有理由拒絕才是,不過他還是遲疑了一下,道:“潤德,一直以來,我認為你是最優秀的,琰兒嫁給你,也是會幸福的。但你考慮過沒有,你現在和琰兒地位懸殊,你真得不考慮世俗的眼光?真的不在乎琰兒孀居的身份?”
劉澤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