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部分

不過是一座空城,而劉澤所率的大軍早已是不知去向。

由於搞不清靖軍的動向,劉璝和李嚴只能是按兵不動,再次派出大量的偵騎,去探尋靖軍的蹤跡。

可這麼個找法純屬大海撈針,兵貴神速,戰機稍縱即逝,在江陽盤桓的越久,形勢便越對川軍不利,張任堅決地予以反對,道:“我軍東西兩路夾擊,劉澤也只有南北兩條通道可走,向南渡過長江便回到了南中,這是劉澤來時的路,絕不可能再回頭,唯有向北,才是劉澤的唯一出路,以在下之見,劉澤必定會北取德陽,打破我軍對其的圍困。二位將軍,萬萬不可再行遲疑,宜快速進軍,圍殲劉澤於德陽城下,否則讓劉澤攻下德陽,被動的將會是我們。”

張任的這個建議先前就已經是提過了,可仍然沒有引起劉璝的重視。“德陽城垣堅固,又有楊懷高沛領兵駐守,劉澤如果不是腦袋進水的話,絕不可能去招惹這塊硬骨頭的,劉澤必然會繞過德陽,去攻別的地方,他決不可能傻到被我們圍在德陽城下前進無門後退無路。”

張任真的很無語,看來進水的不可能是劉澤的腦袋反而是這位上司的腦袋,劉澤已經用無數的事實證明了什麼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座小小的德陽城又豈能擋得住他的腳步。

李嚴沉吟了片刻,認為張任的話還是有些靠譜的。“子重所言,也有幾分道理,現在看來劉澤不可能南渡,唯有北進這一條路,縱然不攻德陽,也必定然進攻別的郡縣,我軍應當尾隨而進,不可坐失良機。”

李嚴是東州派系的領軍人物,在益州的地位相當的高,此次進軍江陽,雖然李嚴帶的兵沒有劉璝多,但兩者的位置是平行的,不存在誰統轄誰的問題,自然他的意見劉璝就得多做考量。於是川軍立即撥營起寨,望德陽進軍。

以張任的建議,兩路川軍應當是兵合一處,抱成一團,這樣才避免被靖軍各個擊破。但他的建議,卻遭到了劉璝和李嚴的同時反對。

張任的軍事才華斐然,料敵先機,運籌帷幄,但政治情商卻低的可憐,當然這與他寒門出身有關,他從來沒有捲入到益州各大派系的勢力紛爭之中。在他看來,七萬川軍抱成一團,擰成一股繩,進可攻,退可守,劉澤就算胃口再大,也不可能一下子吃掉這七萬人馬,如果分路進軍,則很可能會被劉澤各個擊破。

張任只是單純地從軍事角度考慮行軍方案,卻孰不知如此一來,軍隊的指揮權如何分配,原本劉璝和李嚴分別受命於劉璋,各引一路人馬,二人的地位是平行的,兵合一處之後,由誰來行使這支軍隊的最高統帥權,顯然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劉璝和李嚴彼此心照不宣,不約而同地拒絕了張任合兵的方案,最後議定由劉璝率兵走涪水西岸,李嚴率兵走涪水東岸,到德陽城下之時再行會師。

在劉璝和李嚴看來,張任的擔心是多餘的,兩軍夾河而進,彼此之間人影可見人聲可聞,就算那一方遭到攻擊,另一方都可以施以援手。

可他們都忽視了洪水氾濫的涪水,兩軍雖然近在咫尺,但想要渡水相援,卻試比登天。

剛離開江陽不久,劉璝和李嚴便接到了靖軍圍攻德陽的訊息,看來張任的判斷十分精準,於是劉璝和李嚴各催兵馬,倍道而行,直望德陽而去。靖軍圍攻德陽不克,這個訊息對於劉璝和李嚴來說,就是如同一劑強心藥,令他們興奮不已,只要兵進德陽,旦夕便可破劉澤,如此首功,他們二人可沒有半點相讓的意思。

卻說李嚴率軍行至玉屏山時,瞧見此地山林茂密道路險惡,心中悚然,下令軍隊小心戒備,謹防埋伏。

他的命令剛傳達出去,就聽得半山處號炮一響,一彪人馬殺了下來,領軍之將正是靖軍副都督陳到。陳到騎了一匹暗紅色的汗血寶馬,立馬綽槍曬笑道:“李將軍,陳某在此恭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