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部分

鮮明的鏡頭影像結合準確無誤的剪輯手法,整個故事行雲流水,迸發出了詭異而迷人的色彩。驚豔的天賦、老道的控制、天馬行空的靈感……很容易就讓人聯想起‘落水狗’的昆汀-塔倫蒂諾,還有‘不羈夜’的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aul-tomas-anderson)。”

正如“綜藝”所說,整個好萊塢都在納悶,這位三十歲的導演在此之前居然沒有任何聲響和動靜;整個好萊塢也都在驚呼,幾乎是在悄無聲息之中,這位年輕的導演突然出現,輕鬆完成了一鳴驚人的壯舉。

昆汀拍攝“落水狗”的時候,三十一歲;保羅拍攝“不羈夜”的時候,二十七歲;科恩兄弟拍攝“血迷宮”的時候,喬爾三十歲,伊桑二十七歲。

雖然說人們總是崇拜著年少成名的天才,十八歲以下橫空出世的天才往往會引起轟動,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十三歲就完成了自己第一部短片的製作,令人驚豔;但是在好萊塢,或者更為準確一點說,在導演這個位置上,天賦之外,還需要縱覽全域性的控制力,更需要歷經滄桑的社會閱歷,所以,大部分導演都是在四十五歲到六十歲之間迎來自己的藝術巔峰。

三十歲,對於導演——對於藝術創作來說,僅僅只是剛剛起步的年輕人而已。

“娛樂週刊”就以“聖丹斯再次見證天才的崛起”為標題,對“上帝之城”的首周點映進行了評價,他們的評分同樣來到了一百分,並且在評論之中表示,“好萊塢,準備好了嗎?蘭斯洛特-施特雷洛來了!”

簡單,卻充滿無數信心和讚揚,清晰地展現出了整個好萊塢對於這位年輕導演的積極態度。

當然,有正面評價勢必就有**,這對於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都是如此。不過,“上帝之城”的三十三個媒體評論之中,卻難得一見地出現了零差評的局面,除了二十六個好評之外,剩餘七個評論全部都是中庸的回饋資訊,這對於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都是值得大肆慶祝的結果,因為這就意味著,作品征服了挑剔難搞的影評人,幾乎是以橫掃之勢閃亮登場;而這對於一名導演的處女作來說,不僅僅是難得,更是罕見,幾乎是一步到位地將蘭斯洛特推上了“天才”的寶座!

“洛杉磯時報”僅僅只給出了六十分,在評價之中譭譽參半,“這是一部強有力而出乎意料的作品,混合了真實和演義的錯雜風格,快速剪輯的風格更是突顯出作品的核心思想。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但這就是全部了,讓我們停留在大螢幕上的時間變得更加珍貴的部分就是這部電影的真實性,僅此而已。”

在詳細評論之中,他們認為蘭斯對主題核心思想的挖掘還是不夠深刻,點到為止卻猶如隔靴搔癢,在世界格局如此動亂的當下,僅僅只是不痛不癢的一部作品而已。

“舊金山紀事報”同樣給出了六十分,但他們的言辭顯然更加激烈,“施特雷洛的這部作品是如此熱衷於揮舞他對社會的憤怒和絕望,整部作品的精神思想就如同巴西桑巴一般激昂亢奮,但造成的傷痕卻熬不過一個晚上。”

顯然,他們的觀點與“洛杉磯時報”不謀而合,這兩位西海岸最強有力的競爭者卻出人意料地給出了相似的態度。

“美國週刊”給出了媒體評論的最低分,五十分,“毋庸置疑的震撼,但也略顯麻木!充滿了激情,卻沒有靈魂!”

“電影威脅”雜誌同樣打出了五十分,“蘭斯洛特-施特雷洛講述故事的方式無疑是睿智而熟練的,展示出了一部驚悚電影所需要的一切元素,猶如巧克力一般絲滑,如同爵士樂一般的視覺效果、如同萬花筒一般的繽紛色彩、如同煙花慶典一般的聲音效果,但卻沒有造成什麼不可磨滅的警世影響。”

可以看得出來,在七個中間評價之中,媒體對於電影的凌厲風格都給予了讚譽,但卻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