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焦點。“帶他們回家”專案已經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焦點話題,甚至有不少街頭藝術家在北美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將“帶他們回家”的字型演變成為藝術作品,希望能夠真正地將三位失蹤的孩子帶回家。
這意味著,“帶他們回家”的專案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方方面面地融入到現實社會里,那種無處不在的滲透著實駭人聽聞。
連續四天的連續轟炸,包括“今日”、“早安美國”在內的新聞節目,包括“今夜秀”、“奧普拉脫口秀”在內的談話節目,包括各大電臺節目。都不得不反反覆覆地強調,這僅僅只是一部電影的宣傳手段而已,所有的遊行只是為了“後天”做宣傳,不是真實事件。
即使如此,依舊有不少觀眾都混淆了電影與現實,持續不斷地詢問:那三個孩子找到了嗎?
表面看起來,“後天”的宣傳似乎是從這週一才開始爆發出能量的,但細究之後就知道,真正的醞釀鋪墊已經猶如春雨一般,以潤物細無聲的姿態在無聲無息之中完成了爆發準備。週一的兩場遊行。僅僅只是扣動了扳機而已。
這是繼“上帝之城”之後第二次,虛擬網路與真實生活完成了對接。這一次,效果顯然又比“上帝之城”更加強勢,足足翻了十倍、二十倍,讓人們再一次領略到了宣傳的強大能量。
哈維爾恍然大悟,“當然,當然是這樣!”“帶他們回家”的遊行隊伍勢必要出現在“後天”的首映儀式上,真正地將時代廣場事件與電影聯絡起來,指引著人們走進電影院。去尋找三個孩子的最終命運。首映儀式,就是完成對接的最後一步。
現在就可以想象,明天各大報紙頭版頭條的震撼了——繼“上帝之城”之後,“後天”的宣傳方式又一次演繹了什麼叫做推陳出新、什麼叫做出其不意、什麼叫做以小博大。這對於整個好萊塢的宣傳方式都是一次震撼/性/教育。
哈維爾快步走向了中/國劇院的正門口,雖然此時距離首映式還有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但大部分記者都已經抵達了現場,熙熙攘攘地好不熱鬧。隨意打量了一下。哈維爾就發現,紅地毯兩側的空間全部安排給了媒體記者,而前來觀看首映式的影迷們則被安排在了街道兩側延伸出去。與那淺藍色的海洋交相輝映,這使得整條好萊塢大道無比熱鬧,恍惚之間以為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盛夏舉行了——不對,甚至比奧斯卡還要更加熱鬧。
超過五百名記者的陣容將紅地毯兩側圍堵得水洩不通,這也就意味著至少有兩百家以上媒體都派出了記者,甚至更多,其中還可以看到包括福克斯電視臺和cbs電視臺在內的四家電視臺,他們都派出了團隊在現場支架攝影機,準備拍攝新聞素材。
超過六百名影迷將中/國劇院兩側的街道完全站滿,再加上街對面那五百多名遊行隊伍,現場至少聚集了一千多名觀眾,猶如波羅的海和北海一般,兩條洋流朝著不同方向洶湧,但卻會在某一處相會,涇渭分明而又融為一體,如此壯觀的場面讓半條好萊塢大道都徹底癱瘓了,密集的人群幾乎讓人產生一種“這裡是搖滾音樂節”的錯覺。
由於奧斯卡舉辦期間,學院和abc電視臺為了保證現場的秩序,勢必對現場人員數量進行控制,但今天卻顯然沒有,徹底開放的態度讓整條街都轟動起來。
換而言之,今天現場聚集了將近兩千人,浩浩蕩蕩、沸沸揚揚、轟轟烈烈,整個中/國劇院周圍的氣溫都已經上升了兩個攝氏度,真正地將炎熱的夏天提前一個月帶到了陽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亞。
雖然哈維爾早就預料到了如此盛況,但他還是不得不承認,站在現場有種強烈的震撼,讓每個人都感覺自己是如此渺小,彷佛僅僅只是海洋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