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無論是張獻忠的大昌軍還是朱由榔的明軍,都吃不住勁,雙方頗有默契的停止了爭鬥,共同對付唐軍,可惜就是如此也不可能抵住唐軍猛攻,大昌軍和明軍一敗再敗,而唐軍勢如猛虎,根本不肯給他們喘息地機會。
明軍見勢不妙。丟下了大昌軍獨立逃向了雲南,大昌軍不熟悉地理,被明軍甩開。只得在廣西獨抗唐軍的進攻,兩軍短暫的合作就算結束。
雲南有周若軍,雖然力量比廣西大大不如。但明軍已無多大戰力。發現明軍逃往雲南後。李雙喜也不著急,命令吳三桂獨領一軍追擊下去,他地主力則繼續對張獻忠猛攻,一月之內,兩軍大小數十戰,將大昌軍打得哭爹喊娘。丟盔棄甲,如今張獻忠身邊的大昌軍由十幾萬人減少到不到一萬五千人。
現在張獻忠就率著這一次殘軍駐紮在南寧城外六十里地的武鳴小縣,張獻忠和唐軍作戰數次,發現不敵後。果斷棄守大城,重新做起以前流寇地生涯,並讓義子李定國,孫可望分領一路人馬迷惑唐軍,唐軍佔領了城池,反而處處要分兵防守。
開始這種策略很有效果,唐軍地兵力分薄後,張獻忠又殺了幾個回馬槍,攻下了數座被唐軍戰領地城池,但唐軍援兵源源不斷的從湖南、福建兩省調入,對大昌軍進行四面圍困,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大昌軍很快就處處碰壁,幾次落入唐軍的陷井,差一點被唐軍分別圍剿。
張獻忠無奈,只是重將三路大軍合在一起,可是大軍一旦匯合,被唐軍咬死了位置,只要接戰,唐軍很快會從四面合圍而來,如果不打破唐軍的封鎖,不出十天,大昌軍就會全面陷入絕境。
最後張獻忠最終選擇了向南突圍,只要繞過南寧城,就可以出廣西,直接躲到安南,在他們心中,只要躲到安南就安全了,中原王朝對那些屬國向來的是很少動刀兵,想來大唐也是如此。
南寧是廣西地省府,城高牆厚,城中的駐軍有一萬多人,他們要繞過南寧城,一旦訊息走漏,南寧的守軍只要拖住他們一天時間,這支大昌最後的軍隊絕對死無葬身之地。
只是大昌軍卻別無選擇,不繞過南寧,他們就不可能進入安南,如果換其他地方,需要多走數百里,被發現地機率更大,他們只能冒險一試。
武鳴縣地處廣西中南部,縣境四周為低山丘陵,唯有東北部的大明山海拔高達一千七百多米,居民主要以僮家人為主,人口只不過三萬多人,象這樣的地方,大明一直沒有派官員治理,而是以僮家的頭領自治,這數月來,廣西風雲變幻,大明、大昌、大唐走馬觀燈的統治著廣西。
如今除了這支大昌軍還在廣西躲西藏外,廣西已經全境歸於唐軍治下,不過這個地方唐軍並沒有派守軍,大昌軍一到,僮家頭領頗為知趣,馬上就向張獻忠投降,張獻忠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這個小縣。
這很好理解,大明也好,大唐也好,大昌也罷,反正誰勢大,他們就靠誰,只要不損害土司的利益就行。
大昌軍經過數月的逃竄,已是極為疲憊,好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拿下武鳴後,張獻忠就宣佈全軍休整三天,將武鳴百姓家的糧食都蒐集起來,供大軍應用,總算蒐集到了十餘日所用的軍糧。
能不能繞過南寧,關係到大昌軍的生死存亡,張獻忠不敢怠慢,在武鳴住下之後,就派出斥候四處查探可以繞過南寧的路線,如今已確認有二條小路可以繞過南寧。張獻忠決定再過一夜就馬上出發。
他的身邊現在只剩下孫可望、李定國、劉國能、徐以顯等廖廖幾人了,其餘劉文秀、艾能奇兩人戰死,張文江、李世榮、謝鳳洲、汪齡、潘獨螯等人不知是掉隊還是隱匿逃離,張文江、李世榮等人也就罷了,他們本來就是前明之臣,大局不妙之下逃走,也是無可厚非。
而汪齡、潘獨螯兩人卻一直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