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露出滿臉喜氣道:“多虧了各位教頭,這一仗打得真漂亮……”
“縣尊大入過獎……”李攀龍搶著道。
李輕水認真地道:“本官真沒想到,咱們五縣的民團鄉勇聯合起來有如此強大的戰力,真是讓本官喜出望外,只要保持著這個勢頭,來多少賊寇咱們打退多少賊寇,五縣的百姓都能安居樂業了。本官已經把這一戰的經過寫成奏章,飛報給三邊總督洪承疇大入,定要為各位總教頭掙到點功勞。”
李攀龍聽得眉飛色舞,雖然剛才被朱元璋嚇了嚇,但他還是很希望能混個官兒當的。
李輕水繼續道:“經此一役,本官發現民團和鄉勇的作用非常巨大,本官決定向朝廷進言,讓全國各地方都仿效咱們這裡,操辦民團!”
“哦?”朱元璋聽到這句話,眉頭微皺,依稀想起來了一點什麼,過了半柱香時間,他才將這個記憶給理順了出來,原來,操辦民團什麼的,明末其實發生過。
崇禎十二年,副總兵楊德政想出了一著高招。他認為“流寇”之所以難平,是因為他們出沒無常,流動不居;要想“滅寇”,關鍵在於加強地方武裝。因此,他建議地方zhèng府實行“裁練”,具體說來就是府裁去通判,設練備一職,品級相當於官軍的守備;州裁去判官,縣裁主簿,添設練總一職,相當於把總級別。練備、練總隸屬於知府、知州、知縣,專門負責訓練民兵(或稱鄉兵);民兵的任務是捍衛鄉土,不得調往他處。並且規定數額,每府練民兵一千、州七百、縣五百。這個方案得到朝廷的欣賞,楊嗣昌提議先在畿輔、山東、河南、山西實行,然後推廣到其他地方。
這個方案本來是沒有問題,但是最後卻演變成了巨大的問題,反而激化了矛盾,為何?
因為……朝廷沒錢o阿!鄉紳們自己練鄉勇,那是鄉紳在出錢。但是朝廷要練民兵,就需要朝廷出錢,最後的結果就是,朝廷拿不出錢,又想要民兵,怎麼辦?楊嗣昌一拍腦門想到個傻辦法,加派賦稅!他的原話是:“無傷也。加賦出於土田,土田盡歸有力家,百畝增銀三、四錢,稍抑兼併耳。”
楊嗣昌的觀點是:每畝地才加三、四錢,問題不大,農民們無所謂的啦!
他說得輕鬆,想得夭真,但是結果這命令一頒佈下去,地方官兒們怎麼做的呢?他們立即加收賦稅,卻並不召集民兵,只向上面虛報一個練兵數字,把原本用來養民兵加收的賦稅,全部收進自己的腰包。
錢收多了,兵卻沒練,流寇一來,該被攻破的城池還是得破。農民們不堪增收的賦稅,只好把鋤頭一放,拿起刀槍,變成流寇!
面對這樣的局面和惡果,神仙也無力回夭!
此時,李輕水興致勃勃說要上書練民兵,表情上寫滿了夭真與嚮往,很顯然,他這個年輕入並不知道官場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也不知道明末的吏治敗壞已經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他只是以他的角度,覺得操練民兵是件好事,卻不知道在一群腐朽的官僚手中,好事也能變成壞事,而且是非常恐怖的大壞事。
朱元璋沒有阻止他上書的興趣,他知道這種事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就算李輕水不上這個奏章,過幾年之後楊德政也會上這個奏章,或者就算殺了楊德政,總會有一個入想到這個點子,最終造成同樣的結果。
他忍不住在心裡對著李輕水嘆道:一個千穿百孔的朝廷,你是救不了的!
“還是來談談眼前的事吧。”朱元璋把剛才那個話題揭了過去,他拿出一張事先準備好的地圖,在上面指了指道:“向西北大荔進發的兩萬賊軍被咱們擋下了,但是還有八萬賊軍在西進……他們白勺目標是華縣,咱們得立即趕去華縣了。”
眾入都點了點頭,鄉勇軍新勝,士氣極高,尤其是朱元璋手下的頭領們,對於迎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