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閻柔道,“兄弟尚未聽聞。哥哥願道其詳。”
“其實愚兄也不怎麼清楚,”劉備道:“只是聽歌謠唱曰:忽聞海外有仙山,蓬萊方丈瀛洲山。神山霧籠山水清,隱隱聽見長生曲。中有一人字太乙,鶴髮童顏是神人。仙洞水澗輕喚神,轉教yu女報金童。”
閻柔聽了,笑道:“原來海外的神仙,駕前也是金童yu女呀。就是岸上的神仙差不了多少的。”劉備道:“那是自然。神仙嘛,都是一家的。”
慢慢地,有風了。大船升起了風帆。風帆一起,速度就上來了。原來是二十艘小船牽引大船,就改成大船牽引二十艘小船了。小船上面計程車兵也停槳不劃了。
……
風並沒有來自正後方。而是來自側後方。在有經驗的水手操控之下,轉化成為前進的力量。大船分波斬浪,一路前行。速度快逾奔馬。
這樣一來,除了少數幾個看方向的、掌舵的、控帆的,其餘士兵都閒了下來。包括小船上面計程車兵。什麼都不需要做。打瞌睡都可以。
此時,負責指揮大船前進的,乃是水軍將領趙衢。而梁寬、盛曼、蔣舒等另外三人,也具有相同的本事。人才多了,就有點牛刀殺雞的感覺。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再怎麼快,也只是帆船。大船自身是沒有發動機的。出發的地點是信高灣。從現有的海圖推算,距離青州約有五百餘里。考慮到航線的偏移,也許就會變成七百里。七百里,若是在陸上,那是算不了什麼的。大軍四日可到,輕騎三日必至。海上,恐怕得要七天到十天。
如果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的話,劉備此時實際上就是在橫渡渤海灣。
橫渡渤海灣,最近的出發點,應該自現在的大連附近出發。但是劉備沒有。因為閻柔手上的地圖顯示,另外一個實際上更遠的地方反而更近。那個地方,就是信高灣,也就是現代韓國的木浦一帶。自木浦出發,前往山東半島,所渡過的海域並不是渤海,而已經是黃海了。而直線距離也不是五百里,而是千里以上。算上航線彎曲。約為一千五百里了。
當然,劉備不知道,閻柔也不知道。四名水軍將領,近海熟,但遠海並不熟。而且,劉備這裡還缺乏一個遠航必備的東西。那就是:指南針。
……
次日上午,船隊已經駛入大海的深處。四周八面均是大海,已經沒有了航行的參照物了。這時指揮大船前進的,乃是水軍將領蔣舒。前日船停的時候,各船拋錨。海的深度並不深,拋錨成功。船船相宮,就固定地指出了一個方向。今日出發之後,前進的方向,實際上就是那個方向的延續。但卻又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風向假設不變。
如果風向真的就沒有變化,那麼前進的方向就算是有點偏移,也是差不了多少的。基於四名水軍將領對近海的瞭解,他們認為,海風就是季風,方向基本上是不變有多大變化的。不知道他們的看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反正劉備、閻柔更是門外漢。不聽也得聽。
蔣舒對於大船的效能已經非常熟悉了。將船上的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船上計程車兵,放眼望去。都清閒得很,輕輕鬆鬆就完成了將領下達的任務。
這是出海的第二天。劉備和閻柔還是到前甲來吹風。但是卻沒有站著吹的興致了,而是直接坐在了甲板上。昨日初見海天一色的喜悅已經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此許的膩味。如果將頭伸出船舷去看,可以看到大船的速度依然很快。但坐在船中,卻只能望到遠處。遠處就只有茫茫大海,就彷彿大船並沒有前進似的。二人就慢慢感到有些枯燥無味起來。
……
人人都沒有暈船。這只是一件小事,甚至都不是個事。實際上,這是非常偶然才會出現的奇蹟。通常,就算是出海多次的水手,偶爾也會暈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