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貝爾蒙聖母學院,但他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生活,只草草唸了一個學期即輟學離校。1979年9月,伍其達在舊金山因交通肇事被警方拘捕,10月便謊報身份混入美國海軍陸戰隊。 1981年上半年,入伍不足兩年的伍其達已經被晉升為一等兵,但他的軍旅生涯很快就結束了。同年11月,他因結夥搶劫軍械庫而被捕。幾天後,伍其達越獄逃跑,在加州遇見萊鈉德·勒克,並隨他搬入了勒克夫婦在“印地安溪牧場”的住所,直至次年4月底被聯邦調查局捕獲。 1984年6月,伍其達從利文塢軍事監獄出來後直接住進了萊鈉德·勒克的藍山路木屋。不到一個月,這兩個決心與社會為敵的兇犯便聯手拉開了他們大規模血腥屠殺的序幕。據聯邦調查局掌握的情報,兩人重新聚首後的第一樁命案發生於1984年7月,伍其達在企圖入室搶劫時殺害了職業賽馬騎手唐·約勒梯,並打傷他的同伴理查德·卡拉薩。後來,理查德曾在法庭上就此案作證,警方也在藍山路搜到了伍犯作案時使用的槍支。 萊鈉德·勒克的家庭背景與伍其達大相徑庭。1945年10月29日,萊鈉德出生於舊金山,他的父母總是在無休止地爭吵打鬥,即使是新生命的降臨也不能使勒克家的內部衝突哪怕是稍微地和緩一下。幼年的萊鈉德被輾轉送往各親戚家裡“暫住”,直至長到6歲,才總算在祖父母那裡覓得一席長久的落腳之地。親友們說,兒童時期的經歷使萊鈉德·勒克終生都無法擺脫那種遭人拒絕、被人嫌棄的屈辱、憤懣和不安全感,這種感受也反映在了他的日記中。 19歲時,萊鈉德·勒克報名加入了海軍陸戰隊。與其他尋求刺激和冒險的年輕人不同,萊鈉德此舉更是為了脫離家庭、改變現狀。萊鈉德在軍中是雷達操作員,儘管曾由於工作認真負責而多次立功受獎,但實際上他的精神狀態極不穩定。第一次被派赴越戰前線後不久,即因“有精神病初兆反應”而住進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萊鈉德再度被送往越南,幾個月後,他因“原因不明的綜合症”而提前退伍,並長期在加利福尼亞奧克蘭的榮譽軍人醫院接受心理治療,其間,他也曾試圖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聖荷西分校選修過幾門課,但很快就放棄了。萊鈉德於1981年與柯拉拉·勃拉茲結婚後租住在菲洛鎮郊的“印地安溪牧場”。有朋友稱,就是在那座橘子園裡,萊鈉德·勒克開始種植毒品,併為所謂即將到來的核戰爭儲備軍火等物資,這也是他後來被捕的原因之一。 1982年6月,萊鈉德·勒克躲進了地處荒野的藍山路木屋。根據家人們的證詞及其日記記載,萊鈉德於次年即1983年,先後秘密殺害了他的兄弟唐納德·勒克和朋友喬斯·甘納,以攫取維持逃亡生涯必需的錢財。 伍其達落網的訊息給舊金山和卡拉沃若警方帶來的激動與興奮僅僅持續了三天。1985年7月9日,星期二,加拿大司法部長約�翰·�科斯比宣佈,他將正式拒絕美國方面引渡伍其達的請求,因為加拿大已經廢除死刑,根據1976年美加兩國政府簽署的引渡公約,加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不予引渡任何有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犯。 當美國有關部門終於從震驚中緩和過來後,兩名舊金山警署專案組的警探被派往卡爾嘉利提審獄中的伍其達。正如警方所預料,伍其達一上來便把所有的罪責盡數推到死無對證的萊鈉德·勒克頭上,說他才是主謀和兇手,而他自己與本案的聯絡不過是有時候“在那兒”而已。伍其達最後只承認他曾幫助過萊鈉德“處理”保羅·卡司能的屍體。
威士維爾的魔堡(19)
當美國方面根據這次的審訊記錄準備對加拿大司法部發起新一輪的攻勢時,阿爾博塔省立法院正緊鑼密鼓地開始對伍其達在當地所犯罪行的庭審,並且聲稱,庭審期間不接受美國方面關於引渡該犯的任何公文,亦不予處理任何有關事宜。後來,伍其達在加拿大被判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