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跳躍點直接連通到700公里外的臺北。
日本人在菲律賓被圍死而降,在根基不稱的臺灣省,被溫莎軍團使用同樣的戰略打敗,灰溜溜撤出臺島,為了得到完整的將大清國包圍的太平洋島鏈,琉球群島也在唐大帝規劃當中,不過,不服氣的日本海軍將重兵陣於琉球,試圖再戰。
到了臺北時,離香港就只有800公里了,仍然是透過海路,神奇的彈射物流網把中華聯邦在貨運上接了起來,從北京到廣東,無礙。香港這個地方很有意思,名義上是英國人的殖民地,但是溫莎財團勢力龐大,就差沒正式宣佈收回,其實香港的經濟、政治已經完全被溫莎控制,懶得正式收回而已。
為了跟沒有希望的協約國劃清界限,香港的市民都不喜歡說自己是英國人了,都說是“香港人”。港人的護照可以通行於聯合國31個成員國,卻不能在協約國成員裡亂竄,所以從這方面來講,香港事實上是屬於溫莎勢力範圍。
臺南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不到900公里,三小時經濟圈。馬尼拉到越南西貢,1600公里,5小時經濟圈。野心勃勃的越南殖民政府已經在溫莎帝國的支援下逐漸控制了整個越南,成了法國人與親溫莎的越南本地人共同統治的新疆域。
越南人口一千萬,不小,跟巴西是一個水準。
西貢到新加坡1000公里,三小時經濟圈。就連新加坡到加爾各答的2800公里之遙,也可算是9小時經濟圈。300公里時速的威力還真不小。
許多有戰爭經驗的將軍們認為戰爭打的是後勤,唐老闆這種可瞬間轉民用為軍用的後勤大殺器的出現引起了協約**事家的輕微恐慌。他們原以為溫莎財團只是財大氣粗而已,打起來可以拼到不相上下,如今這種後勤技術居然在相同的成本上比協約國強了18倍。
這帳是這麼算的,在通火車的地方,協約國的鐵路時速50公里,而溫莎的速度是300公里,這是6倍,而且是直線的,把圓周率算上去,那就是18倍左右了。舉個例子,溫莎軍與協約軍以相同的兵力在某戰場要決戰,在同一時間內,雙方的火力值跟後勤能力正相關,溫莎軍可以用的子彈和炮彈能夠以18倍的強度來壓制對方,這……
他們這麼算是不正確的,因為……拿即將開始的琉球爭奪戰來說吧,一旦日軍的補給線被切斷,溫莎軍的火力變變成了日軍的無窮大倍,因為對方是零嘛。
唉,終於要跟協約國的本土作戰了,還是唐寧相當欣賞的日本國,真有點可惜呢,不過……連英國都開打了,沒什麼不能的。打日本總比打英國要寬心,英國的四公主還懷著孩子躲在恭王府呢。
唐大帝又打算對日本故計重施,使的是分裂國家法,英國有愛爾蘭能分,日本也有。在德川幕府時代,將軍的全稱是“徵夷大將軍”,這個夷是指蝦夷,北海道的舊稱,不是太舊,在我們唐大帝指導日本聯邦建國的時候才廢除了蝦夷國的名稱,在蝦夷建立了日本第一個以“道”為名的一級行政區。
最近林菲爾已經有點懷疑唐寧跟露易絲的關係了,因為露易絲是林總督的閨蜜嘛,不管有什麼藉口,閨蜜夫人一直呆在北京,這一定不太對勁。為了轉移林菲爾的視線,大帝準備給她一個能夠把她忙死的她肯定喜歡的重任,指揮聯合****從北海道進攻日本的本土。
唐寧還把徵夷大將軍的頭銜送給了林菲爾。如果日本還能有一個地方願意臣服於唐大帝的話,估計就得是北海道了,因為他大力發展了札幌,讓這裡曾經比日本任何一個地方都發達,很多的北海道百姓都受惠於大帝的札幌工廠。
而且這裡的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