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排排雷。
其實張逸夫是多慮了,他只是因為被這類東西搞死過一次,產生了先天恐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作為升壓站來說,各種設計必定符合規範,該架高的地方架高,該做絕緣的地方做絕緣,在這裡撒尿,除非你有射天5米,且不斷不散的能耐,不然是尿不死的。
來到這裡,幾乎不用苗德林引路,所有人都第一時間都看到了事故點的慘狀,南鋼壓了壓頭頂的安全帽,帶頭走了過去。
這個地方確實好發現,因為一切裝置的佈局都是及其規律的,整潔的,唯有這個地方橫七豎八,黑糊糊的金屬塊與瓷片灑落滿地。
一行人來到出事的開關面前,都是眉頭微皺,唏噓不已。
由於現代電廠輸電統一採用三相交流電,因此這個開關並非是一個,而是一組三個,ABC三相併列豎著,同進退,同榮辱。
每個開關最底下都是一個金屬支架底託,上面是白色柱形油箱,個頭大概比張逸夫還要大一些,這個油箱不是立著的,而是倒著平放鋪設,開關觸點就在其中,可以想象每次操作的時候,裡面大概有兩個拳頭一樣的東西貼在一起,或者扯開。在每個油箱的首位兩端,都向著天空,微微向外側撇出個一米多長的黑色管子,中間包著電線,這跟管子名為瓷瓶,陶瓷的瓷,為的就是絕緣,上面有一圈圈類似螺旋狀的設計,想必也是為了更徹底地絕緣,否則日穿空氣做點什麼就不好了。(未完待續……)
121 現場勘查
總體而言,直觀上看,這開關的構造有點像是人在拍照片的時候,伸出兩根手指做出的“V”字手勢,兩邊是電路出線,中間底部的油箱裡藏著開關接觸點。
當然,這是三相交流電,所以實際上是有三個“V”,三個開關並列插在了底託上,這玩意兒看上去還算整潔,白漆刷的槓槓的,瓷片才經雨水的洗禮過後也是一塵不染,在陽光下盪漾出傲人的閃光。
等等,張逸夫看錯了,這是旁邊完好無損的2號出線開關。
轉過頭來,炸過的1號開關早就看不出半分“V”的構造,該炸的炸,該倒的倒,三個“V”早已支離破碎,白色的主體鋼製結構也被燻黑,沒有殘廢也毀容了。
苗德林無疑是此刻心情最為沉痛的那個,他指著開關最中間的那部分,已經完全淪為車禍現場,導彈殘骸的地方道:“當時,我廠進行一號出線開關合閘,B相開關突然產生爆炸,同時波及A、C兩相開關,導致A相開關瓷瓶碎裂,C相開關主體傾倒,一號出線開關產生嚴重故障接地,母線故障,進而全廠跳閘。”
這件事,誰都知道,問題就是為什麼會炸。
短暫的沉默與惋惜過後,南鋼開口問道:“事故發生後,有沒有動過?”
“絕對沒有,這條線路立刻停用,在調查之前沒動過現場。”苗德林趕緊說道,“當然。昨晚一直在下雨,可能會被雨水衝去一些東西。”
“嗯。”南鋼往前走了兩步,蹲在地上,左右看看,望著旁邊殘存的金屬結構上黑黃的油跡眯著眼睛問道,“絕緣油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油麵高度正常,還未到更換週期。”苗德林點頭道,“南司長,我們的每一個操作都有記錄。這次的合閘絕對是符合規程的。也符合電管局的排程指令。”
“嗯,規不規範,符不符合,記錄上都會有。苗廠長。你是想說。這是裝置問題對吧?”南鋼緩緩起身。再次看了一眼車禍現場,而後又望向周圍的出現開關,“這批開關使用多久了?”
“一年前換上。蘇聯……哦不,俄產開關。”苗德林誠惶誠恐地答道。
“一年了,進行過多少次操作,多少次分分合合,為什麼偏偏只有這次出事?全國那麼多電廠採用這個開關,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