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7部分

“從效率上來講我們的戰術並不高明。德國人理想的戰術是裝甲部隊突擊,然後後續的機械化步兵分割包圍對手。並最終殲滅對方的重兵叢集。但是可惜的是他們的裝甲矛頭不夠銳利,往往在進攻的時候就已經摺斷。而我們恰恰相反,我們的裝甲部隊幾乎包辦了一切,突破用坦克。分割用坦克,最終吃掉對手還是坦克!裝甲單位畢竟有限,卻要承擔幾乎所有的任務,這是對資源的浪費。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兵力不足。但是我們確實缺乏足夠的步兵單位。也許現在戰爭規模並不大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依靠少量精銳的裝甲師來獲得勝利。但是隨著未來大規模戰爭的爆發,裝甲部隊的比例一定會下降。戰爭需要的不僅僅是精銳,還需要大量的普通部隊。”在戰後的總結中,彭毅較為客觀的評價了雙方的戰法。而這也引起了徐傑的注意。

徐傑穿越前就不是陸軍。對陸軍的瞭解比較有限。他使用了大編織來保證陸軍師級單位的戰鬥力。並且使用機械化步兵師作為裝甲部隊的補充,這兩點是好的,但是同時卻對步兵師並不是很關注。在義大利小規模的陸戰中這個問題還不算明顯,畢竟戰爭規模小。但是在伊朗戰爭中,這種情況就開始明顯了。相對於步兵師來說,裝甲部隊的消耗實在是太大了。大量坦克對耗油和部件的消耗讓華夏補給能力已經有些捉衿見肘。

甚至於參謀部在報告中提到了一個裝甲師的消耗能供給三個摩托化步兵師。原因就在於後者沒有那麼多的坦克和裝甲車,步兵機動也是靠卡車和裝甲輸送車。輪式車輛的造價和耗油明顯低於履帶車輛。對付已經被分割的敵人使用摩托化步兵師顯然更加經濟。同等供給下戰鬥力也會比較高。畢竟在對包圍圈內部的對手發動進攻的時候,一個裝甲師絕對比不上三個機械化步兵師。因為後者的火炮和步兵數量要遠多於前者。而坦克在消滅包圍圈的殘敵時並不比火炮好用多少。坦克的作用是機動性和突破堅固防線,站樁輸出並非其所長。

此時的華夏是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這沒錯。但是對面的德國也不是魚腩。參考一下歷史上2戰的交戰規模,雙方單純陸軍都要好幾百萬。沒有哪國的工業可以讓這幾百萬陸軍都變成裝甲師。無論如何都要分出個三六九等來。如何用有限的資源組織一支高效的軍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戰爭同時在伊朗和印度展開的話,那麼延綿數千公里的戰線顯然需要大量的步兵進行防禦,所以華夏必須加緊機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的建設。

此外,隨著兵力的進一步增加。單純的師級單位已經無法支援一個方向的戰鬥,即使對方比你弱,即使你使用的是近2萬人的大編制。但是終究不夠用。這次戰爭的末期,田勇的表現不佳就是一個例子。所以為了完成某個戰役任務,那麼必須以軍甚至集團軍的規模來編組下面的部隊。某一個軍必須具備獨立完成某個區域戰役任務的能力。根據陸軍部門的建議,華夏決定在這場戰爭結束後構建新的裝甲軍。作為戰役級別的編制。

一個裝甲軍將擁有1個裝甲師和3個機械化步兵師。同時還將有若干裝甲軍直屬單位。比如說軍屬炮兵、軍屬獨立重灌營等單位。甚至還會有一些直屬的空軍單位。根據情報現實,德國人的一款比歷史上的虎豹還要優秀的重型戰車已經接近投產,雖然英美等國對此表示懷疑,但是熟知歷史的徐傑相信這個情報的準確性。這一次華夏沒能碰上德國的鋼鐵野獸,但是不代表下一次就能避免。50多噸重的重型戰車想要配給裝甲師恐怕有些太過了,所以徐傑的意思是現看產量。如果產量不夠的話就組成類似德國2戰的虎式重型裝甲營這種強化單位配給裝甲軍。如果產量夠的話再將部分車輛配屬到師。

“下一次,當我們再遇上德國陸軍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拿今天的眼光來看待對手。不要把希望都寄託在優勢的裝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