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得過的牙儈來幫著辦才行,畢竟牙儈除了幫著辦手續外,還得當雙方的見證人,免得事後哪一方反悔或是出了什麼糾紛,彼此說不清楚。

而魚兒也不是頭一次同牙儈打交道,因此她很快就去城裡請了上回幫他們買了房子的張牙儈,畢竟有了頭一回的交情在,眼下魚兒又照顧了張牙儈一樁生意、讓她再賺了一注中人費,那張牙儈自是會盡心盡力的幫魚兒把事情給辦好了。

而張牙儈一費心,楊遊兩家和租紫菜礁有關的手續很快就都辦好了,張牙儈擬定的契書雙方也都在上頭按上了手印。這手印一按,楊家就算正式把遊家的十塊紫菜礁給租下來了。

這紫菜礁一租好,魚兒馬上就開始安排接下來的事宜,先是悄悄的叮囑了楊三郎一番,讓楊三郎到城裡買些養紫菜需要的物事回來,隨後便一頭鑽進書屋、開始整理起養紫菜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他們即將要用到的法子。

魚兒知道在她以前所在的時代,有些學者喜歡用“以海為田”來形容海洋文化,立在海中的紫菜礁就是一種最好的例證。因為不但陸地上的土地需要耕耘,海里的紫菜礁也需要類似的勞作,只不過二者“耕耘”的法子有些不同罷了……

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間,漳浦沿海一帶就有了紫菜養殖———每年立秋上下,養紫菜的漁民就會用火燒淨礁石巖面,或者往礁石上潑灑石灰水滅害清壇,此舉的目的是消除雜藻、增加岩礁的糙面,讓隨著海水漂浮的紫菜種子更容易附在岩礁上。

也就是說類似於種子的紫菜苗是從海里衍生出來的,且會隨著海水四下漂浮。於是很多紫菜苗就在漲潮時落在了礁石上,這礁石表面越是粗糙,越是沒有雜貝、雜藻等物事,紫菜苗就越容易依附在上面、不被海水帶回海里。而紫菜苗依附在礁石上後,慢慢的經過光合作用和海水浸泡,就會長成茂盛的紫菜葉。

這就是早期的紫菜壇式養殖的原理,也是漁民為何要往礁石上潑灑石灰粉、讓礁石表面變得更加粗糙的原因。

不過初始漁民只懂得對潮間帶紫菜壇(岩礁)上附生的紫菜加以人工管理,後來逐漸才懂得采用潑石灰清壇產紫菜,也是到最後才發展為炸石造壇擴大養殖、以及水泥造壇養殖,這些方法也都一直沿用下來。

而魚兒所在的北宋,大家養紫菜還都處於人工管理、被動附苗這一階段,還沒到達潑石灰清壇的階段,更是不知道石灰對養紫菜有益。也正是因為如此,魚兒才能佔了先機、做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利用灑石灰來增加紫菜的產量。

這“菜壇養殖法”說白了很簡單、操起起來也沒任何難度,只要把石灰這樣關鍵物事備齊了就行,因此這個法子嚴格說起來只能算是半自動的養殖方法。

魚兒租下游家的紫菜礁就是想用這個方法來養紫菜,也正因為如此,魚兒才會一早就讓楊三郎把石灰粉先買回來備下,並叮囑楊三郎千萬不能讓人知道他買了石灰粉,否則今後有心人只要一打聽,“灑石灰粉增加紫菜附苗量”的秘訣就會被人知曉。

不過這物事都備好後卻還得等待時間,因為眼下游家的紫菜礁才剛剛採割過一遍,得等到立秋、大約七月重新附苗後,紫菜才會慢慢的開始長起來。

而眼下才剛剛過年沒多久,離立秋還早得很呢,屬於養紫菜的空檔期。不過這第一年楊家採用的是分成交租法,因為即便空檔期較長也無所謂。

不過魚兒卻也不能白白的浪費這小半年的空檔期,只見魚兒把菜壇養殖法從頭到尾理了一遍,並確定可以實施出來後,就改而研究起“半浮筏式養殖法”了。畢竟楊家真正想要闖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致富道路,還得靠“半浮筏式養殖法”才行!

而魚兒把兩個法子仔細的斟酌了個透後,很快就發現無論是“菜壇養殖法”還是“半浮筏式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