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盧家老店休息。而且返回途中,儘量不走相同的道路,還專門找人多的街道趕路。
不光這種地方會影響到可能存在的報復對像動手,還能借助人群氾濫而掩飾本身行跡,
最初他提出來要求的時候,劉二臉上的神色真心複雜至極。
好半天,少年才用滿心讚歎的語氣來反覆誇獎丁陽這種策略,並極為崇拜的看著他。
丁陽對少年這種狀態已經習慣了,也覺得自家很了不起。
擁有一千年的資訊積累優勢,的確在本時代顯得出類拔萃。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丁陽就按照這個標準繼續讓劉二領著他走遍東京城的瓦子。
他又見到了更多瓦子裡面的娛樂節目,譬如傀儡戲、皮影戲,還有雜劇和說話表演。
傀儡戲和皮影戲不光孩子愛看,就連很多大人也喜歡。
而此時雜劇雖還沒有元代那麼成系統的架構,可是很多基礎性的東西已經開始出現。
各種劇情和唱腔已經出現,讓觀眾們聽完後欲罷不能。
最讓丁陽感興趣的則是所謂的“說話”節目——這分明就是說書嘛!
與後來的說書大體一致,無非是說經,講史、話小說。
說經就是講解佛經或者道經之中的寓言,或者小故事之類的內容;講史則是演義歷史,從《東周列國志》到《漢書》和《三國志》,從《孫龐鬥智》到《劉項爭霸》,還有《南北朝傳奇》和《說全唐書》,就連黃巢的故事都有人講。
丁陽聽過之後不得不承認,這些講史的說書人都是熟讀經史,博覽群書的那種。
有幾個有名的說書人,幾乎快成為全城百姓心中的明星專家級人物了。
譬如說三分的霍四究就廣受好評,人氣高到丁陽都吃驚不已。
這種七分真而三分假的講史,雖然沒有《三國演義》那樣集大成的高超水準,卻也已經有了基本的雛形。丁陽聽過後,都覺得很多段子耳熟能詳。
估計後來這些段子又被羅貫中大神綜合起來,再度演繹後化為神書《三國演義》成品。
除此以外,丁陽就對那些說書將故事小說的藝人感興趣了。
這其中又細分為煙粉小說、靈怪小說、公案小說和傳奇小說四大類,而且說書的場合不僅僅侷限於瓦子勾欄,還可以在茶坊酒肆當中開講。
就丁陽幾天時間聽下來,可算是大開眼界。
講煙花之地粉黛女鬼悲歡聚合的,什麼《碾玉觀音》、《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和《錢塘佳夢》之類;講神仙妖怪故事的,諸如《西山一窟鬼》、《紅蜘蛛》和《水月仙》等等;講小人物發跡起來懲惡揚善的,什麼《攔路虎》、《十條龍》和《三現身》之類;還有講人世間悲歡離散愛情故事的,諸如《紫香囊》、《章臺柳》和《張生綵鸞燈傳》等等。
也讓丁陽見識了異位面時空類似網路小說的東東,真還不比一些大神的小說差。
當然在創意方面,的確還是由於資訊傳播渠道比較狹窄,導致這些作者跳不出固有圈子。
但故事流暢度和解說激情,卻是半點都不差。
連續幾天瓦子勾欄的考察讓丁陽對這個市場有了更多瞭解,也多了幾分思考。
然而最重要的是,丁陽透過連續的觀察發現劉二的狀態有些不對。
這些細節全都是逐漸被發現,單獨拿出來可能也沒什麼關係。可聚合起來,稍稍分析一番就不難發現其中的疑點。
首先就是劉二身上的跌傷,最開始丁陽以為不太嚴重,可實際上透過他行動之間的勉強可以斷定傷的不輕;
既然傷的這麼嚴重,何必又要故作姿態若無其事呢?
這在掩飾著什麼?
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