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永州城百姓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永州城內很多百姓開始有了怨言。
唐舟時刻注意著永州城的動向,當他得知這些之後,他便清楚,自己的計劃馬上就要成功,只需要一個臨界點,他就能夠徹底推翻大同盟在永州百姓心中的地位。
沒有了永州百姓的支援,大同盟軍根本屁都不是。
唐舟在衡州城為此做了一番準備,只等最後的爆發,只要最後爆發,他此來永州平叛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而就在唐舟在這邊興致沖沖等著收網的時候,京城長安,卻也因此而鬧出了一場事端。
長安的冬天很冷,比衡州要冷許多,衡州這個地方還沒有下雪的時候,長安城已經接連下了好幾場瑞雪了。
瑞雪覆蓋了整個長安,讓整個長安彷彿身處夢境之中。
只是在這夢境之中,也有不如意的事情。
這天早朝,寒風呼嘯,群臣站在大殿上個個縮著脖子,李治懷裡抱著個碳爐,抬頭望了一眼群臣,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誰要上奏,沒有我們可就退朝了。”
李治話罷,眾人心下皆喜,大冷天的,不如呆在家裡舒服,可這個時候,王仁祐突然站了出來。(未完待續。)
第1622章 唐舟危矣
王仁祐一站出來,眾人頓時就覺得沒有好事。
自從唐舟離開長安城,李忠成為太子之後,王仁祐在朝中的勢力又擴大了許多,雖稱不上是一家獨大,但朝中其他勢力,輕易也不敢試其鋒芒。
王仁祐的話,現在頗具效力。
眾人相互張望,心中暗歎。
“聖上,臣有本奏。”
李治見王仁祐站了出來,心下是有點不喜的,大冷天的,如今已到了臘月份,他最想的是在房間裡舒服的躺著,而不是在這裡聽王仁祐又說那些攻擊誰的話。
他可以確定,王仁祐怕又是要攻擊誰了。
這個人,本事不大,攻擊人倒是挺積極的。
但誰讓他是國丈呢,李治強打起精神,道:“魏國公要奏何事?”
王仁祐道:“聖上,唐舟此去永州平叛,已然有半年時間,可是到目前為止,卻不曾有捷報傳來,臣覺得唐舟辜負了聖上對他的期望。”
說到這裡,王仁祐頓了一頓,又道:“以唐舟的本事,要滅永州叛亂,絕不是什麼問題,甚至在臣看來,一個月唐舟便可以解決永州叛亂,可唐舟去了這麼久都沒有平定,不得不讓眾人懷疑唐舟真正的目的啊。”
這話說的誅心,李治聽完,神色微微一動,永州嶺南之地,離長安很遠,算得上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如果唐舟有什麼動作的話,完全是可以在嶺南稱王的。
王仁祐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
李治也覺得這麼長時間了,唐舟還沒有解決永州叛亂,的確問題挺大的。
以前解決蜀中叛亂,也沒有用這麼長時間啊。
李治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轉著,而這個時候,朝中其他官員則暗暗凝眉,忍不住替唐舟捏了一把汗。
如果程咬金在,此時只怕已經站出來嚷嚷了,可他帶兵去滅突厥去了,如此,肯不顧一切站出來幫唐舟的人,可就不多了。
長孫無忌自然是傾向於唐舟的,只是他這人十分謹慎,在不知道李治真實意圖之前,輕易不會開口,而且,王仁祐還拿捏著他的把柄呢,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而且虛無縹緲,但他還是不怎麼放心。
所以,長孫無忌站在群臣之間,並無一點動靜。
尉遲恭見沒人開口,咬了咬牙,突然站了出來:“聖上,打仗這種事情,急不得,唐舟對我大唐忠心耿耿,遲遲未能有捷報,興許是叛軍頗有能耐,也有可能是遇到了其他事情,但是末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