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與庶民同罪,那可不是兒戲,趙青天鐵面無私剛正不阿,一定會秉公斷案的。
也有人說,這樁案子其實很簡單,貂蟬被殺,無父無母無丈夫,沒有苦主,自然沒有去追究。如果一定要說苦主的話,州牧劉澤倒算是她的主人,可人家夫妻情深,再怎麼也不可能為了一個已經死掉的女人賠上自己的髮妻吧?
眾說紛壇,莫衷一是。
這幾日最忙碌最緊張的也就是大司刑趙昱了,他親自到案發現場白羽湖查案,詢問了白羽山莊侍衛和僕役,記錄了他們的口供,登上了那艘作為蔡琰做案工具的畫舫,到貂蟬被沉湖的地點反覆地檢視。趙昱親自審訊了將貂蟬裝入麻袋投入白羽的兩名侍衛,他們也承認這一切都是出自蔡夫人的授意,他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所有這些證據和蔡琰的供詞如出一轍,幾乎所有的證據都指明瞭,蔡琰就是將貂蟬沉入湖底的殺人兇手。
但最重要的證據——貂蟬的屍體始終未能找到。據那兩名侍衛供認,在將貂蟬投入湖中前,麻袋裡是裝有石塊的,所以貂蟬的屍體根本就沒有可能浮出水面。由於白羽面積很大,水很深,而且湖底的淤泥很厚,派下去好幾名精通水性的水手在湖底打撈了三天三夜,也未能打撈到貂蟬的屍體。無奈之下,趙昱最終只能選擇放棄。
但如何審理這件案子,無疑成了司刑署開府以來最為棘手的案件。(未完待續。。)
第419章 作繭自縛
其實這件案子最為清晰明瞭,殺人兇犯已經是供認不諱,大量的人證物證確鑿無疑,唯一欠缺的就是死者的屍體,但由於白羽湖底情況複雜,打撈屍體的難度太大,但此案的證據鏈已經是很完備了,就算沒有屍體也一樣可以定罪。
棘手的問題在於,蔡夫人的身份,司刑署成立一年多來,雖然審理了不少的大案要案,殺人案件也有幾十宗了,但這些案件大多涉及的是平民百姓,偶爾有一兩件官司牽扯到士家富戶,也並沒有什麼高官顯貴,趙昱向來是秉公處置,按律執行。可今天這樁案子可不是一般的案子,牽扯到了徐州之主母,何等尊貴的身份,讓趙昱的頭都快炸了,這案子他一個人肯定是無法定奪的,於是他召集司刑署的所有幕官關起門來合議此案。
趙昱詳細地給下屬們介紹了案情,其實就算趙昱不講,在座的都十分的瞭然,趙昱說完,接著便是死一般的沉寂。
獄曹郭從事最先打破沉寂,道:“既然找不到屍體,單憑口供尚難定罪,疑罪擬從無,趙司刑不如在城內廣貼告示,重金懸賞任氏屍體,找到屍體便可以定罪,如果限期之內找不到屍體的話,便可將蔡夫人無罪開釋。”
郭從事的話顯然是為蔡夫人進行開脫,司刑府派人在白羽湖打撈屍體,三天三夜都沒有結果,就算真的出重金懸賞,也未必能找得到。何況屍體沉入湖中,過一段時間就會腐爛掉,就算再找出來也不過是一具白森森的骸骨,如何能證明是貂蟬的屍體?以郭從事的意思,只要找不到屍體就無法定罪,蔡夫人自然會無罪釋放。
許多的幕官都紛紛點頭,他們也都傾向於為蔡夫人脫罪,畢竟刑法典剛剛公佈,要想改變人們心目中固有的傳統觀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趙昱輕輕地一嘆,從情感上來講。他也不願意將蔡夫人判罪。但自從他坐到了大司刑的這個位置上,就時刻銘記著劉澤對他的話:心如明鏡,執法如山,砥勵奮進。公直無私!他明白。就是劉澤對他的殷切希望。劉澤之所以將他放置這個位置,正是看重了他剛直不阿,清正廉明的品格。不徇私,不枉法,是他做人的信條,在其位,就得謀其事,他是萬萬也不能辜負了劉澤的重託。
趙昱指著堂上高掛的劉澤手書的那塊“明鏡高懸”的牌匾,緩緩地道:“這是主公在司刑署開府之日親筆揮毫寫下的,他是在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