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殲滅這一條路可走。
否則,就會陷入無盡的膠著之中,勞民傷財,徒勞無功罷了。
所以,在天下沒有安定,國力不夠強盛,軍隊不夠充足之前,武靖不會出兵北伐。
“太師說的對,朕必定牢記心中!”
“如此就好,老臣也恢復的差不多了,該回去了。”
“好,來人,護送太師回府。”
“諾。”
...
幾天後,早朝。
不出百官的意料之外,盧植在上朝之後,率先請辭,卸任這中書令一職。
武靖挽留之後,便同意了盧植的請辭。
至此,大燕地位、名望、身份最高的官員,正式離開了朝堂。
盧植的離去,不止是中書令換人那麼簡單,也同樣代表荀家的地位更上一層。
盧植不在朝堂,荀彧就是地位、身份、權力最高的官員,朝堂的風向,已經開始發生了轉變。
幾天後,武靖升任王烈為中書令一職,掌控中書省。
至於尚書省左僕射,卻是將其空置了出來,沒有填補空缺。
這一舉動,無疑讓百官心中升起了猜測,這個位置到底是給誰留的。
但是略微思索之後,便明白了這是留給誰的了。
諸葛亮!
至於王烈,其實百官對他升任中書令一職並沒有太大的反響。
王烈今年也六十九歲了,就算他身體比盧植好一些,可又能當幾年的中書令?
兩年?還是三年?
兩三年後,王烈必然會再次請辭高老,到了那個時候,中書令的歸屬才是百官最為看重的時候。
因為無論是誰接任,必將是未來很多年的中書省掌控者,而不是三兩年的丞相體驗者。
這其中的差別,那可是相當巨大的。
...
...
益州,蠻族腹地。
“蠻王孟獲,攜五溪蠻各部首領,向大燕投降。”
“我等願意向大燕投降!” 其餘各部首領紛紛跪地附和。
諸葛亮看著跪倒一片的各部首領,臉上的喜色那是難以遮掩的。
歷時近半年,經過重重磨難,付出了近三千士兵的死傷,終於將蠻族大軍誅滅大半,迫使蠻王孟獲主動投降。
真要說起來,此戰諸葛連弩絕對立下了汗馬功勞。
若非有諸葛連弩,在極短的時間內對蠻族大軍造成了巨大的死傷,只怕蠻王孟獲依舊不會服輸,還要繼續來戰。
至於其他各部首領的野獸攻勢,更是被諸葛連弩射成了篩子。
大燕軍隊的數千死傷,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蠻族軍隊造成的,其餘大部分都是沼澤、毒瘴、蚊蟲造成的。
在見識過諸葛連弩的強大威勢之後,經過商議,蠻族各部首領一致決定,投降大燕,換取雙方的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