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能被中國人俘虜,所以,我只能這樣做。”
光緒哭了。他也不想哭,可是他真的控制不住。不光控制不住他的眼淚。甚至他還無法控制自己的雙腿,他感覺渾身都沒了力氣一般,一下癱倒在地上,猶如一團爛泥。
他本來就是一個沒骨氣的人,也許他有理想,也許他有抱負,可是當他沒有骨氣的時候,這些理想和抱負只能給他帶來無盡的痛苦。現在他終於明白了,假如當初他放下心中的那點不甘在北京安安穩穩的,還能多活幾年。
馬爾丁諾夫看著光緒,搖搖頭,目光中露出一絲輕蔑的神色,扣動了手中的扳機。
一切都結束了,在俄國人幹掉光緒的時候,一支穿著俄**服的中國部隊也正在進行了屠殺,楊小林不是要殺光滿族和蒙古族的人,他是要殺光那些現在還跟著光緒的人! 這就是時代的變遷,當一些舊時代要被新的時代給替代的時候,那些屬於舊時代的人和事都必須消失。
所以馬爾丁諾夫的一聲槍響,一個時代結束了。
“將軍,所有人都已經殺掉了,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走了?”
俄國大兵顯然急於離開這個地方,中國人的槍聲已經很近了。
馬爾丁諾夫說道:“不要著急,我們最少還有二十分鐘的時間,大家在做好善後的工作,弄點柴火來把他們全燒了,然後,炸掉這座房子。”
馬爾丁諾夫想的清楚,光緒很重要,死了一樣不能留給中國人。最好的辦法是讓中國人找不到他,永遠也找不到,即便是屍體。
他的陰謀真的得逞了,戰爭結束之後這五十多個俄國大兵戰死大半,剩下的人也真的謹守他們的諾言,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這件事情,當中國部隊殺到這裡找不到光緒的時候,一度對庫倫展開了大規模的搜尋,甚至在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政府都把光緒掛在新中國通緝犯的第一位置上面。
到後來光緒的死活就成了一樁懸案,惹起了世界各國的興趣,也流傳出各種版本的傳說。直到共和五十七年,一個行將就木的俄國老人找到中國當時最大的報社,他說他年輕的時候在庫倫和中國人打過仗,並且說他們一支部隊奉命殺了光緒,最後還焚屍滅跡。
這個說法真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可是在那個時候已經沒有辦法證實這個俄國人說的是真的,於是最正確的說法也被當真了傳說。
雖然光緒的下落對這場戰爭沒有絲毫的影響,可是沒有找到他真的讓楊小林十分的失落!不是說楊小林非要把光緒抓住殺之而後快,只是作為一箇中國人,作為曾經的中國皇帝,光緒做了一件他不該去做的事情。給整個國家都帶來的災難,楊小林認為他必須給中國一個交代。
張作霖在第二天早上發來電報,經過一夜的戰鬥我軍已經肅清了庫倫地區的所有抵抗。遠東集團軍最後一批士兵被殲滅,擊斃俄國指揮官馬爾丁諾夫少將及六千餘名俄國士兵,還有八千餘人走進了中國的戰俘營。
只能沒有抓到光緒,算是一場圓滿的戰鬥中有了一個讓人遺憾的插曲吧,楊小林有點淡淡的失落。
失落歸失落,他不會糾纏這件事情的,因為戰爭還沒有結束。有很多事情都比光緒更重要,對施特塞爾兵團的佈局必須馬上展開。
按照原來的計劃,對施特塞爾兵團的攻擊將以第四方面軍為主力。庫倫這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的時候載濤就往施特塞爾那邊貼了上去,等這裡的槍聲一停,那邊在庫倫西南方向的蒙特爾地區小規模的接觸戰已經打響。
一月二十二日,在庫倫的中國部隊兵分兩路。第一方面軍全面回防。阻斷基伶斯基兵團的前進道路,而第二方面部兩萬部隊,和第五方面軍迅速向蒙特爾挺進,直撲施特塞爾。
目前包圍圈還沒有形成,施特塞爾正在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