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分割。
他真的以為他給那些俄國人一個安定的生活,給他們一個沒有硝煙的環境,他們就因該認同自己的統治了。但是現在他知道自己錯了,不管自己做什麼事情出來,都沒有辦法剝奪一個國家的國民為保衛國家而奉獻自己力量的信念。
楊度說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而且他知道的更多。在東西伯利亞炮火正濃之際,施特塞爾手裡面的部隊有好幾支都成建制的逃走。他們不是逃跑,是到北方去,去找勃魯希諾夫將軍,去和日本人戰鬥。
“我們在俄國的事情上必須改變策略,如果我們現在提出讓西伯利亞獨立的話,很有可能遭到俄國人的反抗。”
楊小林一開始的計劃中是假如俄國方面撤出了東西伯利亞,自己馬上著手讓這裡由自治變成獨立的。他想著在那個托洛茨基就算對中國的這一做法表示不滿,也沒什麼辦法。他想著那些俄國人經過自治的過渡,應該很容易接受獨立的事實。
但是現在他知道自己錯了,那裡的俄國人還是熱愛著俄羅斯的,這很重要,楊小林想要把俄國肢解,想把西伯利亞南部先拿在手裡,但是如果那裡的俄國人不答應的話,那個地方對中國來說就是一個負擔,一個包袱。如同越南於美國,阿富汗於蘇聯一樣。
楊度顯然對他的做法不是完全能夠理解:“有那個必要麼?咱們已經做了這麼多工作,現在你放棄?”
楊小林點點頭:“在我理想中的西伯利亞應該是一個為我們提供資源和各種戰略物資的地方,而不是一個需要我們派兵常年駐守的地方,既然他們現在還想著俄國,那我們好人做到底,獨立的事情暫時不提。”
既然你們還眷戀著俄國,中國硬是把那些人拉過來真的不妥。楊小林覺得這事得慢慢來,先讓你自治,先讓你國家意識淡薄一點再說。就像日後西方對烏克蘭的態度一樣,有點耐心才可以。
楊度有點失望,西伯利亞如果能夠到手。將是新中國的第一次開疆拓土,哪怕只是讓那裡獨立,最少對現在國內的老百姓也有個交代。
中國國內的老百姓現在對政府真的有點抱怨,他們看到中國一車又一車的物資送到俄國去,心裡面十分的不爽。即便這些物資拉動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也感覺不舒服。這可以理解,有的人會在報紙上吐槽幾句,這些言論只要不是太激烈,楊小林也不去管他,你們說你們的。我做我的。
如果政府能完成西伯利亞的獨立,那麼中國的老百姓馬上就能理解了,他們是不看你的長遠戰略的,他們只看自己眼睛能看到的東西。
楊度也沒有反對楊小林的意見,輕聲說了一句:“司令,那多姆力克莎娃怎麼處理?日本方面顯然也收到了風聲,阿部守太郎今天已經向我們提出了嚴正的交涉,說是讓中國阻止自治區對俄國的支援,雖然沒有點名。可是他們的意思就在這個女人的身上。”
楊小林冷哼了一聲:“他嚴正交涉?不去管他。發電報給李德彪,老子不光不處理,還要對這個大洋馬的這個舉動大加讚揚才是。也告訴施特薩爾,以後的部隊如果要北上的話。不用偷偷摸摸的走,從軍械庫拿足夠的戰鬥物資,打仗了可以去,打完了他們還可以再回來。”
這就是擺明要和日本人對著幹了。
楊小林就是要對西伯利亞自治區的俄國人就要傳達一個資訊。既然不想讓他們覺得中國是敵人,那麼就做朋友,要讓他們所有人都感覺到中國很可靠。讓他們慢慢的信任中國。
做壞人的時候我不擇手段,心狠手辣。但是做好人的時候,我也一樣會把好人做到底。
至於小日本的態度麼,不去管他。楊小林需要再刺激一下日本人,因為他感覺這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這場戰鬥之後日本和俄國都在吹噓自己的勝利,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