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我相信我們雙方也能達成一致。”
朱爾典沒有一口的答應下來張懷芝的條件。他從張懷芝開場的這一句中就聽出來這個人對於談判是一竅不通!什麼叫他來的時候大總統已經交代了?外交人員都不會說這樣的話。而且一開始自己還沒用什麼手段他就表明了中國的底線,這更讓朱爾典對這場談判充滿了信心。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道理這個人都不懂,朱爾典相信假如自己能做一點工作,事情可能會得到很完美的解決,也許會比英國人想象的更完美。
他衝越雷薩爾使了一個眼色,越雷薩爾這個時候也回過神來,馬上說道:“朱爾典先生說的對,我們和中國之間的所有條約都可以商談,但是從蒙古撤軍的問題真的非常複雜,現在蒙古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和我們俄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張懷芝的眉頭皺了一下:“我想你們可能誤會了我剛才說的意思。我所說的不平等條約,是從康熙年間簽訂的尼布楚條約開始算起,我所說的俄國人必須撤軍的土地,也包括尼布楚條約中滿清割讓的貝爾加湖以東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
談判桌上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朱爾典驚呆了!張懷芝這不是漫天要價,他這價都要到天外天去了,過去了兩百年的事拿來重新說也可以麼?
老張說完之後眼神清澈的看看了周圍幾個紳士:“我這個人腸子直,是什麼就說什麼。大總統跟我就是這麼交代的,幾位看能談麼?”
從兩百年前尼布楚條約開始還?這有的談麼?!
美國公使康格這個時候說話了:“張將軍,你們能不能提出一些現實一點的條件?或者說你們中國方面在提出談判建議之前能不能考慮一下俄國人是否能接受?”
中國方面的談判代表是張懷芝,這個訊息猶如一記重磅炸彈轟在那張談判桌的上面。北京的各國報紙的頭條版面再一次的有了震撼性的新聞,他們對張懷芝的關注甚至超過了他們對這場戰爭的關注,在這一天裡面,張懷芝搶光了那些閃光燈的鏡頭。
中國的報紙為袁世凱和楊小林的這個決定大加喝彩,那些外國的報紙不管在戰爭中立場是站在哪一邊的,在這件事情上對中國的做法都表示了欣賞。
德國的興登堡將軍對張懷芝參與談判給予了很高的憑藉,他說中國自古就有好男不當兵的說法,而張懷芝出現在談判桌上的時候,是中國政府對戰場上那些流血犧牲的軍人們最高的肯定,也是對那些盡力拼殺卻最終無奈被俘計程車兵們的一種寬容,這必然讓中國部隊的部隊增強凝聚力。如果中國和俄國的戰爭依然繼續的話,這股凝聚力將讓中國部隊戰鬥力更加強悍。
興登堡將軍的話可以說是一句切中了楊司令這一舉動的目的。讓張懷芝出現在談判桌上,最大的好處就是這一點。
張懷芝不會談判這是真的,但是這並不重要,因為楊小林壓根沒想過現在和俄國人商談停戰。他的戰略目標不是讓俄國部隊退出蒙古,是讓基伶斯基身邊這幾十萬人根本走不出蒙古!
而現在中國部隊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北洋軍和革命軍在戰鬥的時候都不自覺的依靠義勇軍的部隊挑起大梁。這種情況來源於他們對義勇軍的尊敬,同時也來源於他們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
保衛北京這樣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主動出去打俄國人就不行了,不管是革命軍還是北洋軍,他們都要有挑起大梁的勇氣。讓張懷芝出現在談判桌上,是楊小林用一種很特殊卻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告訴所有的北洋軍士兵,你們一直做的很好。(未完待續。。)
第六十四章 迎擊風浪的鬥士
“部隊中將士們的情緒非常的高昂, 有些基層的隊伍已經開始做戰鬥的準備,沒有等下什麼命令。而前線的一些革命軍和北洋軍指揮官在今天也是一反